美中破冰布林肯重啟訪中行? AIT促兩岸展開對話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8日率先報導「布林肯即將重啟訪中行程」的內幕消息,如果此事為真,布林肯將是2018年之後造訪中國的美國最高層級官員。針對中美關係變化,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表示,若三位台灣總統參選人都表達與對岸對話的意願,美方絕對支持,也歡迎他們能與大陸官員有更多接觸。

美中雙方破冰?媒體分析仍互不信任

《Politico》8日引用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計劃最快下周就會啟動訪中行程。目前包括美國國務院與中國駐美大使館均未宣布這項行程,不過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6日曾經表示,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與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莎蘭(Sarah Beran)日前訪問北京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美中溝通管道暢通,商討未來更高級別訪問的可能性。

今年2月爆發高空間諜氣球事件後,布林肯訪華行程雖然被迫延後,美國政府仍持續努力破冰,拜登甚至在G7峰會時宣稱「美中可望很快解凍」,不少分析家指出,美方就是希望重建高階對話管道,以免發生外交和軍事危機。

然而,根據《衛報》分析,美中雖然都宣稱希望對話,但雙方都繼續採取行動讓兩國經濟脫鉤。除了晶片戰爭的持續延燒與相互出招,台海危機當然更是雙方有所爭執的關鍵。北京智庫「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對《衛報》表示,中國反對的是美國採取「雙重標準」—一方面宣稱「並非試圖遏制中國成長」,另一方面卻又持續對半導體行業實施嚴厲制裁;一方面宣稱支持「一中政策」,「但他們所做的卻又大不相同」。

AIT支持台灣總統候選人展開對話 強調溝通重要性

台灣方面,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處長孫曉雅近日接受訪談節目訪問,她表示,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副總統賴清德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有多次互動,對三人都很喜歡,而三位總統參選人都表達與對岸對話的意願,美方絕對支持;孫曉雅也說,美國正在尋求跟中國大陸對話和交流,也希望美國領導人能和北京政府有更進一步的交流。

孫曉雅認為,這段時間聽到三個政黨都想要與大陸溝通,雖然角度不同,但似乎是共同的目標,她也希望兩岸官方對話有助於緩和兩岸緊張的情勢,並強調溝通以及擁有溝通管道的重要性。

對此,陸委會也強調,我方始終致力維護兩岸溝通聯繫機制持續運作。兩岸無法對話的癥結在於中共當局一再以政治框架作為對話的前提,呼籲北京當局摒棄僵化政治思維,認真看待國際社會對於兩岸透過溝通對話,維繫台海和平穩定的期待,為兩岸良性互動創造有利條件。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