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家庭照顧者」年代來臨 家總:長照政策能跟上嗎?

台灣即將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政策卻跟不上人口老化,中重度失能者無法從長照2.0得到完整服務,導致照顧悲劇頻傳。呼籲國家負起責任,提供足夠長照服務,才能保護國民不被長照打垮人生。

內政部統計,去年平均家戶人口為二點五六人,其中單人戶三成五,雙人戶占兩成,合計已過半數人口,當中不乏六十五歲以上老老同住。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指出,台灣即將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政策卻跟不上人口老化,中重度失能者無法從長照2.0得到完整服務,導致照顧悲劇頻傳。呼籲國家負起責任,提供足夠長照服務,才能保護國民不被長照打垮人生。

家總政策委員會召集人、北護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德、日、韓分別在早在老年人口約一成時開辦長照保險,平均投入GDP的百分之一點七,後年台灣老年人就要達到兩成,長照2.0的預算連GDP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政府應儘速詳細檢討服務缺口,先討論人民需要怎樣的服務,再討論該怎麼收錢。

陳正芬表示,沒有健保的年代,台灣經常上演「一人生病,全家破產」的慘況,這樣情況正在長照重演。世界衛生組織廿年前就將長期照顧定義為人類除了生老病死之外的「第五種無可迴避的風險」,世界各國認知到長照服務昂貴,不能靠剝削服務提供者來達成,紛紛提高公共支出,致力於降低民眾自行負擔比例。

內政部另一項統計顯示,二○二一年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點八六歲,而衛福部公布當年零歲健康餘命為七十三點三歲,這代表失能、臥病、被慢性病纏身的年數「不健康餘命」長達七點五六年。對於家人及照顧者來說,身心俱疲、壓力沉重。

衛福部定義的長照涵蓋率高達七成,這數據卻有吃民眾豆腐之嫌。家總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全國長照需求人口有一成在住宿機構,每月費用要四、五萬,政府每月補助五千、今年提高到一萬,卻把這些都算進長照服務涵蓋率。此外,長照需求人口僅四成使用居服、日照等長照2.0的服務,這些大部分都是輕中度失能者,中重度失能者還是只能送機構,付不起機構費用者就請外籍看護或自己顧,大多數照顧悲劇多發生於此。

國家若寄望民眾自行購買商業保險來補長照服務的不足,恐怕不切實際。淡江大學會計系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韓幸紋表示,近十年資料顯示,超過廿五歲才為自己購買首份商業保險的人數約有八十六萬人,平均年齡高達五十歲,首份保單保費僅一萬多元,也不會是長照險。商業保險需要獲利,會拒保高風險者,但若像健保採社會保險,有強制性,保費由多方共同負擔,就能給予所有人最基本的長照服務。學者提醒,公共化的長照服務,財務規畫一定要滿足長照的持續性和不可逆性,財源籌措也要符合公平性和穩定性,政府應審慎思考開辦長照保險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零家庭照顧者」年代來臨 專家倡議推動長照保險 衛福部:沒計畫 聯合新聞網2023.05.29

學者提醒,公共化的長照服務,財務規畫一定要滿足長照的持續性和不可逆性,財源籌措也要符合公平性和穩定性,政府應審慎思考開辦長照保險的可能性。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按現行長照服務法規定,以稅制來作為長照財源,每年大約有六百至七百億,目前需要公務預算補充的情況發生,預估未來五到八年都是穩定的,今年及未來都尚未有推動長照保險的計畫。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