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金融詐騙頻傳 台灣金融文盲有四成?!

金融研訓院日前指出,台灣有四成年輕人是「金融文盲」,欠缺理財觀念,成為近期詐騙案頻傳的龐大受害者之一。立法院19日舉行反詐騙教育宣導公聽會,學者建議可運用各大學教學資源,強化學生反詐騙觀念;也有立委建議,可邀請金融業者提出經驗,或參考美國部分州份經驗,將金融教育推展為高中必修。

 

防金融詐騙 教育單位加強宣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人工智慧、虛擬貨幣、數位資產、數位人權、金融科技、元宇宙」校園反詐騙與反洗錢教育宣導公聽會。教文會召委鄭正鈐表示,不少虛擬貨幣、元宇宙藉由知名網紅代言,宣傳投資效益與報酬率,導致不少年輕族群將結婚基金、打工零用錢投入高風險領域,盼能藉由公聽會,邀請教育相關單位、專家學者、民間機構共同防患未然。

教育部學務司司長吳林輝表示,行政院今年7月15日通過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由內政部主責教育宣導「視詐」、通傳會主責媒體傳播「堵詐」、金管會主責「阻詐」、法務部主責「懲炸」。他表示,身為視詐協辦單位,包含與網紅合作拍攝影片、懶人包等,總共有15部會、30幾隻影片,依不同教育階段別,暑假也發函各校加強宣導,並利用開學友善校園周強化宣導。另還有廣播電台合作,製播5集反詐騙宣導節目,也針對特定內容定期製作懶人包。

金融文盲多 強化媒體識讀融入學習

對詐騙問題,民眾黨立委吳欣盈說,日前金融研訓院指出,台灣有四成年輕人(20-29歲)是「金融文盲」,顯見年輕一代缺乏勞退金自提、保險與投資選擇等相關金融知識,建議借鑑國外的經驗,將金融教育推展至高中必修。她呼籲,最好的防詐方式是讓孩子知道各式各樣詐騙腳本,要建立更多知識,強化孩子保護個資的意識。

立委林楚茵指出,除了預防學生被詐騙,也要關心學生誤入詐騙歧途的狀況。據警政署統計,今年1月到10月18到23歲的詐騙嫌疑人共有8207人,占所有年齡層的比例高達21.87%,且比去年同比增加19%。她強調,網路世界資訊四處流竄,學生對媒體收視的習慣,不再是傳統的幾大報、幾家電視台,網路詐騙盛行,意味著中小學生的媒體識讀教育也愈來愈重要,呼籲教育部應針對網路世界擬定新一代的媒體識讀報告。

文化大學財經系副教授王偉權說,由於近期FTX破產事件,導致外界相當關注虛擬貨幣的風險與監管,建議各大學將相關課程列入通識與選修,或建立跨領域的學分學程,提高正確的投資觀念與風險意識。針對師資方面,王偉權說,可以引進「業界教師輔導制度」,讓產業界的高階主管加入上述課程的教學,強化專業度與實務教學。他說,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就業實力,進一步降低畢業生的失業率,真正達成理論與實務的接軌。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