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多管齊下提升供水韌性

水利署今(6)日經研判有施作地面增雨條件,於12時燃放地面焰劑,努力蓄升曾文水庫蓄水量,同時,針對近來的供水問題也指出,因應近年氣候變遷影響及用水成長影響,水利署透過細緻水資源管理,擬定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藉由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及既有設施改善,穩定水資源環境。

水利署表示,依據清晨最新氣象,今日台灣附近水氣增多,經研判有施作地面增雨條件,並在12時燃放地面焰劑,努力蓄升曾文水庫蓄水量。

水利署進一步說明,南部水庫蓄水仍有待提升,以利穩定枯水期供水,經台大人工增雨服務團經數值模式及軌跡分析,今日於仁義潭、曾文水庫施作人工增雨,有利催化曾文集水區上游以及荖濃溪中上游的午後對流雲系,預估對曾文至烏山頭水庫集水區可以帶來更多雨量,水利署隨即在上午9時通知2水庫人工增雨作業小組進行準備待機作業,盼能為水庫蓄存更多的水量。

水利署針對供水穩定問題提到,台灣因都市化造成人口集中,都會區用水需求快速成長,再加上近年來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對供水安全更是嚴峻挑戰。

水利署表示,透過細緻水資源管理的方式,日日監看水情變化,滾動檢討各項節水調度措施,並與農田水利署合作,在滿足農業用水下進行加強灌溉管理。

此外,水利署還將2020年至2021年百年大旱間抗旱經驗納入「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積極趕辦各項水資源建設,如因地制宜增設人工湖、開發伏流水等多元水源,並推動不受降雨影響的再生水及海淡水等新興水源,以及多條備援管線強化區域供水穩定,以提升各地區供水韌性。

水利署強調,除了持續推動水資源各項工作外,既有設施改善也在積極辦理,像是自來水漏水改善,整體目標於2031年將漏水率降至10%。另外,針對水庫淤積問題,也由前瞻計畫辦理石門、曾文、南化及白河等水庫防淤隧道設施,興建總經費達121億元。

至於水庫清淤部分,在今(2022)年投入經費約21億元,近5年共投入58億元,截至8月底已清淤1,056萬立方公尺,為近5年平均值868萬立方公尺的1.2倍。

水利署補充提到,為了宣導降低缺水風險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觀念,透過用水計畫查核機制提升廠商回收率及使用再生水,並加強掌握區域供需情形,作為未來水資源推動依據,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同時也呼籲社會大眾節水,齊心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相關新聞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