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抗暖化目標 須砸131兆美元

為避免氣候變遷帶給人類毀滅性浩劫,世界各國積極發展綠能,透過減碳來解決暖化問題,但離實現目標仍有一大段差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發布的最新報告,2050年之前,清淨能源投資須增加30%至131兆美元,才能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IRENA在年度報告中強調,必須拉高綠能投資規模並加快投資腳步,方可遏止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的噩夢發生,符合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避免全球均溫升幅達攝氏1.5度的噩夢成真,IRENA報告中提到,2050年前全球石化燃料消耗量須大減超過75%,尤其要加速限縮石油和燃煤的使用。天然氣使用將在2025年觸頂,但2050年之前它仍是石化燃料主流。

報告指出,2050年前再生能源發電量必須擴大十倍以上,並伴隨交通運具電動化數量增加30倍。

IRENA報告也預見「綠色氫能」(green hydrogen)的產量及用量將大幅提高,所謂的「綠色氫能」,是利用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透過電解方式產生的零碳燃料。報告說時至2050年,30%的電力將投入生產綠色氫能,還有氫氣及其衍生物。報告提到,各國政府可利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方案,加速能源轉型。

IRENA這份最新《世界能源轉型展望報告》(World Energy Transitions Outlook),主要是替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擘劃路線。但IRENA總幹事拉卡梅拉(Francesco La Camera)嚴正警告,「我們正朝錯誤方向前進。」

他表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機會之窗正迅速關上。近來的趨勢顯示,實際情況與我們目標的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愈拉愈大。我們必須大步加快能源轉型,才能有效扭轉局面。」

另外拉卡梅拉抨擊各國的後疫情刺激方案失衡,資金分配仍偏重石化燃料,但他也提到可喜的是,投資人逐漸捨棄石化投資,轉而青睞綠能產業。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 川普 政府的抗中派在失勢中」是今年七月廿日 紐約時報 的標題。原因是「川普在追求一個更為強勢的北京」。
在10月4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明確了「積極財政」政策方向。除了儘早降低汽油稅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