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請擴增政府移轉性支出

新冠肺炎疫情對弱勢族群造成多方面的衝擊,不僅損及其就業機會與所得,來自私人、企業與社會慈善團體的金錢及實物捐助亦下降,以致生計陷入困境者不計其數。台灣家庭間的所得分配也因之趨於惡化。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撰文建請政府擴增移轉性支出。

新冠肺炎疫情對弱勢族群造成多方面的衝擊,不僅損及其就業機會與所得,來自私人、企業與社會慈善團體的金錢及實物捐助亦下降,以致生計陷入困境者不計其數。台灣家庭間的所得分配也因之趨於惡化。

政府為了緩和疫情對經濟景氣與弱勢族群之負面影響,自2020年起推出一系列的振興經濟與紓困方案。主計總處的國民所得統計顯示:內容主要為對家庭之現金補助的政府國內經常移轉支出在2020年升達1.69兆元,增幅為13%。

此外,政府對家庭的實物補助支出(包括車票補助、中低收入戶之住院看護補助等)也增加了4.1%,達1.51兆元。這些現金與實物移轉支出的受益者,主要是弱勢族群,故除了紓困之外,也發揮了改善所得分配的效果。

根據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統計,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前20%高所得組之所得為最低20%低所得組之倍數(稱為五等分位倍數),由疫情前2019年的6.10倍提高為2020年的6.13倍,意指所得分配的確略有惡化。不過,該項統計報告也指出:來自政府的移轉性收入(現金)使五等分位倍數在此二年分別下降1.02倍與1.16倍;併計政府予家庭的實物給付(被計入政府消費支出)後,五等分位倍數又各自降低了0.38與0.40,成為5.72倍與5.73倍。

換言之,政府的現金與實物移轉性支出二者合計,使五等分位倍數在此二年各下降了1.40倍及1.56倍。顯示政府的移轉性支出對改善所得分配確有貢獻,也顯示疫情爆發後,政府於此方面更為著力。

不過,在疫情衝擊下,民眾、企業與社福機構對弱勢族群的捐助能力也萎縮。依家庭收支調查,低所得組家庭平均每戶來自私人(含民間社團)的移轉收入,即由2019年的9.6萬元降為2020年的9萬元。此項移轉收入為低所得家庭之重要所得來源之一,2020年之占比高達19.9%。

臆測在疫情延續下,台灣近兩年的所得分配應續呈惡化。而貧富差距擴大不只對社會與政治安定造成負面衝擊,其所鼓動的反商仇富氛圍亦不利於企業投資。在政府的改善之策中,所得稅制改革較為艱辛難行,強化對中低所得與身障者等弱勢團體之現金或實物移轉性支出,因台灣民眾普遍具有高度慈善心,應可獲得全民支持,故相對易行。因此,謹建請政府在這方面多努力。至於財源,台灣政府的負債狀況比起現今絕大部分國家都優異許多,故必要時以舉債為之,應也無不可。

許嘉棟

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 曾任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副總裁、中央經濟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相關專欄

時值寒冬歲末,公益慈善團體籲請民眾踴躍捐輸,濟助生活陷入困境的鰥寡孤獨廢疾者,以及生活困頓家庭,俾讓他們也可過個好年之呼聲,不絕於耳。...
自由經濟學派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說:「企業的唯一社會責任,是為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即利潤。」...
國內的學者專家過去討論央行的匯率政策者多,關心貨幣政策者少。這主要是由於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十多年期間,央行為了協助出口與經濟景氣,...
政府對公共事業價格管制,雖然可為主政者博得「體恤民瘼」的美譽,進而有利爭取選民的支持,但必將衍生政府須以稅收補貼事業單位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