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快篩應成為常態!何美鄉:守住年輕勞動力

全國升三級十六天,指揮中心今宣布新增364名本土案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20歲到39歲染疫比例增加,呼籲端午連假「不要返鄉」。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於臉書發文呼籲「看守長者,看守我們的勞動力」,籲政府對於企業快篩的規定應該要更加寬鬆,政府現在別再去花精力安置「無症狀感染者」,未來無症狀感染者會愈來愈多,快篩要成為最普遍的篩檢措施。

何美鄉表示,新冠肺炎對於長輩的傷害是眾所周知,這次的疫情不幸最早在年長者中盛行,過去一周20到39歲確診的人數,已悄悄上升至少10%,絕對數字也可能持續上升的趨勢。

她表示,受感染的年輕族群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但他們具龐大的傳播潛力,給予機會,也會成為疫情再度爆發的中心。同時,他們也是社會的勞動主力,企業界如何發揮智慧,定期執行監測,以快篩檢驗並分流等措施,以維護員工健康,並維持企業的生產力,是疫情期間自保自救的極大考驗。

依照指揮中心的「企業抗原快篩執行原則」
一、企業自主,採檢自費。
二、須由醫事人員執行,若有需要,指揮中心可協助媒合
。三、如若快篩陽性,需進行通報及PCR檢測,企業需要有隔離安置場所。
四、如快篩陰性,需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

何美鄉表示,企業一定要盡速建立起快篩監測次數,指揮中心目前的規定還是相對嚴苛,能夠建立起常規機制的企業,恐怕只有大企業才能做得到,但她認為,任何企業都要建立起定期快篩機制,頻率可討論,但至少一個月內要篩檢多次。

何美鄉表示,企業大規模快篩後,一定會出現高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或是「輕症」,她認為,現在疫情不該專注在處理無症狀感染者,這些人反而是成為企業分流上班的指標。

假設一間公司內篩出無症狀感染者,該組就讓他們在家上班避免外出,同時搭配PCR的檢測,除非是Ct值高的才進入到治療體制,否則無症狀或是輕症都應該可以直接在家中分流處理,並保有生產力。

何美鄉表示,全國升三級以後,疫情仍舊沒有見到太顯著的下降,加上沒有疫苗,就算持續這樣關在家裡,也還是沒有辦法好好阻絕疫情。

她說,看到5月24到26仍有一波發病高峰,表示這群人是在5月15日以後被感染的,政府應該要思考怎麼抓到那群隱形漏洞,也呼籲政府要公布每天確診案例的發病日趨勢圖,全台的專家才有辦法一起想辦法,度過這次危機,別因為數字不好看就不公布數字。

相關新聞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