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供電吃緊 央行:氣候變遷恐影響正常經濟活動

儘管主計總處與央行紛紛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以上,央行坦言,國內經濟前景仍有許多不確定性,除了疫情發展、內需產業復甦情況,氣候變遷加劇帶來的缺水、供電吃緊等議題也值得留意。

央行近日上修2021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5.08%,並指出即使國內疫情升溫會影響民間消費,由於出口動能跟民間投資持續暢旺,今年國內經濟仍是穩健成長。

不過央行也點出3大影響經濟前景的不確定因素,一是國內疫情後續發展;央行指出,近期國內確診人數快速累積,如果未來疫情無法有效控制、疫苗接種落後,將繼續抑制民間消費成長,甚至衝擊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生產活動。

其次是內需型產業的復甦力道,央行說明,未來疫情受控之後,如何有效刺激內需型產業,以提升其受僱員工人數與薪資成長,攸關影響國內經濟成長表現。

「氣候變遷加劇恐影響正常經濟活動」,央行也憂心國內缺水、供電吃緊的問題將成為經濟成長的變數。

央行表示,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今年年上半年出現百年旱象,而天氣炎熱、製造業生產活動熱絡與民眾居家工作等因素,也導致用電量大幅上升,使得供電吃緊。

台電日前也指出,歷年最高用電量前10名,今年不到7月就占了7名,隨著時序漸入盛夏,未來用電量不排除再創新高。(編輯:潘羿菁)1100621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
盧特尼克19日接受美媒CNBC專訪時重申,美國須有在本土自製晶片的能力,且已獲白宮證實,川普政府打算以「晶片補貼換股權」方式,...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