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滿TIFA復談 白宮:持續強化美台經貿關係

編按:

綜合媒體報導,睽違近5年,美台TIFA將在30日復談,引發中方不滿抗議。白宮發言人莎琪今天強調,美台貿易投資關係十分重要,美國會持續強化與台灣經貿關係,也會繼續關切中國威嚇行徑。台駐美大使蕭美琴則表示,中斷多年後復談的TIFA將為雙邊經貿合作奠定重要基礎,期盼雙方逐步累積的善意和互信,能成為未來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的動能。

中斷近5年的第11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將在30日透過視訊復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將代表台方,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官員會談。經貿辦表示,雙方將盤點現存貿易議題,並討論未來提升及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途徑。

面對美台TIFA重啟,中國外交部11日重申「一中原則」,強調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

對此,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今天在媒體簡報會上強調,美台貿易投資關係十分重要,美國會持續強化與台灣的經貿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期待TIFA會議的到來」。

莎琪表示,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底下,美國已清楚表達對中國對台侵略的日益關切。她批評,中國加大恫嚇力道損害台灣民主,美方會持續對北京相關作為表達強烈關切,也會繼續關切中共威嚇其他區域成員的行徑。

台美1994年簽署TIFA,1995年至2016年間共召開10次會議,由美國華府和台北輪流主辦。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USTR副貿易代表人選久久未定,後來又因為美中貿易戰爆發,美方優先處理與中國的問題,導致TIFA會談停辦多年。

台註美大使盼累積互信善意為BTA鋪路

台美TIFA會議將登場,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中斷多年後復談的TIFA將為雙邊經貿合作奠定重要基礎,期盼雙方逐步累積的善意和互信,能成為未來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的動能。

蕭美琴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中斷多年後,台美貿易對話終於要恢復,這場對話將為未來雙邊經貿合作向前邁進奠定重要的基礎。

蕭美琴指出,全球經貿環境正經歷劇烈變動,台灣如何在因應外在變化過程中,推動國內產業轉型、以全球佈局角度分散風險,同時提升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爭取更多生存與合作空間,刻不容緩。

蕭美琴說,台灣數十年來產業變遷,面對國際競爭或有困難與轉型的陣痛。但整體來說,從全球市場開放中獲益的價值,讓過去無論哪個黨執政,都把與貿易夥伴簽署貿易協定視為重要工作。

但她坦言,台灣面臨市場開放的內部挑戰,美國亦然。台灣要尋求美方支持啟動雙邊貿易協定(BTA)談判,也不得不考量美方關切角度,才有突破現有雙邊貿易架構,進一步創造整體雙贏的可能。

蕭美琴透露,有位曾在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擔任政策要職的友人告訴她,美方內部早年曾研議,與南韓雙邊談判外,也與台灣開啟貿易協定談判。但美方當時評估台灣解決貿易歧見的政治決心不足,恐消耗談判能量無法取得進展,因此未啟動。

蕭美琴指出,歷經十幾年,豬牛等爭議議題依然糾纏著雙邊貿易,成為貿易關係原地踏步的最大障礙。台灣政府依據國際標準制定政策,雖在國內政治上面臨責難與激烈反對,但也展現台灣與國際接軌決心,累積美國朝野支持及與台灣重啟貿易對話的信心與正面動能。

在這背景下,蕭美琴表示,台美各自關切的議題,雖勢必成為雙方繼續磨合的爭點,但有幾項重要領域,將是雙方未來合作取得進展的機會,包括氣候變遷、綠色經濟、數位經濟及供應鏈韌性。

此外,她說,USTR為了擴增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產能,主張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釋出疫苗智慧財產權。這雖屬WTO架構議題,但台灣盼爭取美國疫苗製造技術、建構產能以共同抗疫,目標上台美有其一致性,亦可透過雙邊平台進一步凝聚共識。

蕭美琴強調,此時重啟TIFA,搭配去年啟動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conomic Prosperity Partnership Dialogue,EPPD),讓雙方在貿易、產業、科技、投資等各面向深化雙邊合作。她說:「盼雙方一步一步累積的善意和互信,成為未來洽簽BTA的動能。」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