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由日中韓和東盟(ASEAN)各國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於2022年1月生效,佔全球GDP三成的巨大貿易圈的未來不僅關乎貿易和投資,還左右著地區的經濟規則和資本主義的應有形態。
日本前央行總裁一萬田尚登曾說過一句話:「日本銀行總裁不能像過去那樣超然物外。因為日本官廳中不僅有大蔵省,還有經濟企劃廳,並且還要努力取得國會方面乃至廣大國民的理解。如果不這樣做,至少‘應該保持中央銀行的中立性’等,而不僅僅是重覆學者書中所寫的東西。」
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黃健群分析大陸反壟斷的政經意涵,他指出雖然中共一再強調,推動反壟斷是為了維護市場合理競爭。但深入來看,中共推動反壟斷,特別是針對本土網路巨頭,有其深層的經濟政治意涵。
在成員國間正反意見激辯之下,歐盟執委會終於在2日發布《永續金融分類標準》,將天然氣和核能認可為「過渡性」能源。此舉遭環團形容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漂綠活動」。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歐盟日前公布「歐洲晶片法案」將瞄準先進製程,企圖儘快在境內增加半導體自主產能,解決過度依賴亞洲的問題。我國經濟部表示,樂見我國關鍵產業受世界肯定,對於我國產業赴歐投資時,能得到相關政策協助與支持,表示歡迎,然台半導體產業赴歐投資設廠真的妥嗎?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前主席、法國能源管理局前局長等專家聯合發表聲明指出,核能不會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行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且難以快速帶來顯著效益。
編按:日前美通過「美國競爭法案」,雖納入多項支持台灣的條文,但授權美政府提供520億美元補助國內晶片生產,有學者指出,意圖讓台灣科技產業失去競爭力;近日歐盟宣布推430億歐元晶片法案,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也點名台灣地位重要。全球晶片持續短缺,台灣未來半導體佈局格外重要。
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宣布推出加速器,建立全方位的生態系聯盟,協助晶圓代工客戶將發想概念實作至矽晶產品。透過橫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矽智財(IP)、IC設計服務等合作夥伴的合作,英特爾看好IFS加速器將能協助推升客戶在英特爾晶圓代工平台上的創新,包括晶心科、力旺、M31等入列IP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