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者按: 台灣「四大公投」剛結束,結果是提案全數沒有過關,其中反對「萊豬進口」一案,在國內養豬產業前三大縣市,養殖頭數佔全台六成以上的雲林、屏東與彰化,開出不同意票比例分別超過五成。這樣的結果表示什麼?豬農真正關心的又是什麼呢?

編者按: 反萊豬公投雖然沒能通過,但成功引發國外媒體關注。BBC報導指出,外界關注台灣政府是否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日本媒體也分析,這項公投結果可能有助於解除福島等核區食品進口管制。

《工商時報》社論指出,2022年可能發生的重大金融事件之一,就是美國政府正式出手,推動國會立法規範數位貨幣,目標則是宣稱與法定貨幣連結的「穩定幣」。穩定幣是設計成釘住法定貨幣的數位貨幣,主要功能在扮演從法定貨幣與比特幣、乙太幣等數位貨幣交易、以及去中心化金融合約(De-Fi)時的轉換平台。

金管會2公布2022年度金融檢查重點,金管會檢查局副局長陳在淮指出,明年金檢重點有三大項,一是金融消費者保護、金融友善服務、公平待客(含身心障礙與銀髮族客戶權益保護);二是資安管理及個資保護;三是公司治理(含吹哨者檢舉制度)與風險管理(含不動產授信業務及大陸地區暴險管理)。

新華社報導,蕭茲宣誓就任德國新總理,習近平致電祝賀後,21日雙方通話,習強調中方高度重視中德關係,中德合作一直是中歐合作的「領頭羊」,他盼望未來努力實現中德關係新發展;蕭茲表示,願意繼承和推進德中友好與合作。

編按:德國新總理蕭茲施政藍圖著重半導體合作,試圖緩解晶片供應鏈缺口 ,新政府準備拿出鉅額補貼,招攬各國半導體業者設廠,經濟部長哈柏克強調有必要推動在地製造,以達成歐洲自給自足。

日本政府將設立新的補貼,用來支援日本國內半導體工廠更新等。由於日本國內很多工廠老化,日本政府將為工廠引進最新製造設備和防火防災補貼部分費用。這項補貼不同於給台積電在熊本縣建設的尖端半導體工廠等提供的補貼,是支持通用半導體現有工廠的改建,以確保日本國內的産能。

《日經》報導,台積電在美國推進建設的半導體新工廠的補貼一事,作為競爭對手的美國英特爾提出異議,認為美國政府提出的對台積電的補貼將反而損害美國的競爭力。不過,美國政府為了擺脫半導體過度依賴亞洲的情況,抗衡中國大陸,已吸引台積電進駐國內。兩者利益並不一致。美台的半導體合作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