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下,貧富差距更加擴大,要追求社會正義顯得越發困難;特別在東亞國家,對於學歷與職業上的追求,無疑是雪上加霜。逢甲大學特聘教授侯勝宗,藉由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所出版的《成功的反思》,思考在疫情期間,哪些職業缺一不可?進而點出何謂整體社會應重塑的價值。
編者按: 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社交已成日常,但也衍伸出不少現象,近年來「社群恐慌」問題(Fear of Missing Out,FoMO),在青少年族中發酵,有高達9成的人曾有任一項社群恐慌狀況。兒福聯盟針對此現象,於22日舉行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調查發表記者會,揭露新興社群平台對兒少的影響。在社群媒體的侵蝕下,下一代是否有辦法維持身心平衡,值得持續關注!
綜合媒體報導,普亭對烏克蘭發動了全面的軍事入侵,並要求烏克蘭軍隊放下武器。這可能是自二戰以來歐洲發生的最大的衝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表示,據烏克蘭內政部長說法,全國各地已有數百人傷亡。從現場直播畫面可看到離開首都基輔的對外交通壅塞,出現逃命潮。
俄羅斯總統普亭本週承認烏克蘭境內親俄分離主義分子控制地區頓內茨克、盧甘斯克為主權獨立國家後,俄國今天表示,已與這兩個獨立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普亭再次強調,烏克蘭不僅僅是一個鄰國,而是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編按:《聯合報》社論指出,台積電公開招聘「政治學博士」,引起國內廣泛討論。台積電所期待的政治博士,當然不是著重政治哲學、公共行政等理論領域,而是「國際關係」的實務研究人才。國安會、外交部、經濟部、民進黨智庫等機構,號稱專業,卻完全幫不上護國神山的忙;這些機構不知道有沒有一些慚愧與反省?
《日經》分析指出,「考慮到半導體是所有高科技産業的基礎,就必須意識到我國的現狀處於危機局面」,這是日本2000年半導體業界團體發佈的建議書開頭。20多年過去,日本的危機依舊。日本現在正再次啟動重振半導體這一國家計劃,應從過去的失敗中吸取哪些教訓呢?
《日經》報導分析,世界半導體大型企業英特爾和台積電(TSMC)等的尖端開發的情況正在改變。僅憑縮小電路線寬、提高集成度的「微細化」已不能跟上性能提高的需求,日趨需要新技術。在半導體技術的新主角亮相的背景下,日本的設備和材料企業也在迎來商機。
編者按: 近年來社會不斷強調提升與改革,但在創新與保存價值之間,我們視乎缺少了平衡,也漸漸失去珍貴的價值。由台大植物所張姓副教授所發生的憾事,可以一窺大學教育目前在行政中的眾多缺失;教授一職本應專注在學術研究與教學,卻淪為升等之路下的犧牲品,令人遺憾。要如何回歸教育本質,找到屬於這世代的價值核心,是不容忽視,更刻不容緩的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