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外媒報導,貝萊德(BlackRock)的拉里•芬克(Larry Fink)警告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重塑世界經濟,並促使企業撤出全球供應鏈,從而進一步推高通脹。中國大陸製造業的地位有可能因此被東南亞取而代之。這場戰爭也將加速能源轉型和數位貨幣發展。
攸關「18歲公民權」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1條之一條文草案」今天在立院闖關通過,將交付公民複決的修憲案。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而該案通過後,代表未來年滿18歲的國民,依法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及被選舉權。
編者按: 全台24日新增15例本土個案,其中高雄一口氣增加13例確診,值得注意的是,15人均為突破性感染;專家呼籲加速第3劑疫苗覆蓋率,以避免傳染給未接種的年長者。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參加活動時指出,大數據分析顯示疫情未來幾個月將有再起的可能,這波突破性感染是否為指標,值得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對弱勢族群造成多方面的衝擊,不僅損及其就業機會與所得,來自私人、企業與社會慈善團體的金錢及實物捐助亦下降,以致生計陷入困境者不計其數。台灣家庭間的所得分配也因之趨於惡化。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撰文建請政府擴增移轉性支出。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拜習通話六天後,美國宣布豁免352項中國進口商品關稅,被豁免的商品包括特定種類的自行車零件、電機、機械、化學品、海鮮和行李袋。國會議員上個月已在抱怨,認為考慮豁免的產品範圍太窄。美國商會要求恢復豁免並擴大範圍。川普政府最初批准超過2,200種產品的豁免。
中原大學兼任講座教授、前司法院院長賴英照大法官,針對修改憲法的合宜性發表見解,憲法保障的基本權,都以投票決定。憲法法庭的判決,也是大法官一票一票投出來的。然,同樣是投票,八位大法官可以變更憲法的內容,但擁有修憲權的公民,卻難以修改一個憲法條文。這樣的制度,值得檢討。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看美國大法官提名,美最高法院維持目前保守與自由派6:3陣形不變,未來廿多年,最高法院仍將掌控在保守派手中。他擔憂台灣現有十五位大法官皆由蔡英文提名補實,屆時十五位大法官將全由蔡英文任命;美6:3陣形已令人憂心,台15:0豈不讓人膽戰心驚?
《聯合報》報導,共軍漸次加大對我「實戰化」針對性演訓規模、頻次與強度,近期更以民航機侵擾外島等灰色地帶行動,測試國軍應對能力並增加我空防壓力,對我國家安全形成嚴峻挑戰;另外,俄烏戰爭引發國內是否調整兵役或恢復徵兵制的討論,這將涉及台灣人口結構變化、就業市場、經濟等各方面的問題,不是國防部拍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