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經濟部與農委會攜手,將斥資12億元,將國產農漁畜產品加工、凍儲、與多元加工,透過各式拓銷活動分散市場、降低大陸禁令帶來的貿易障礙。

RCEP 為東協在「東協中心性」原則下對外推動「東協+1 FTA」的重大成績,生效後預計在2023年7月開放新會員加入。 亞州國家積極簽署 FTA ,陸續生效,不僅降低國間關稅、非關稅障礙,更將在協定架構下推動投資、數位轉型、中小企業、服務業合作及供應鏈夥伴關係,改變區域內貿易關係、格局。這一切影響我 「新南向政策」,不容輕忽。

台大名譽教授呼籲「別亂把貨幣政策逼成亂源」

陳博志表示,面對通貨膨脹不一定要用全面升息和緊縮這類總體方法,個體經濟方法雖也有問題,但其利弊影響常比總體方法更清楚也更精準。所以政府在總體方法之外,也可多思考個體的貨幣金融政策。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美國聯準會(Fed)14日決定升息2碼,Fed主席鮑爾強調,目前並未考慮2023年開始降息,但暗示明年2月可能將升息幅度進一步縮小到1碼,整體決策基調傾向「鷹派」。台灣方面,中央銀行也於15日舉行第四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政策利率調升半碼(0.125個百分點),自本年12月16日起實施。

礦業法修法邁新進展,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5)日審查《礦業法》修正草案,將礦業法送出委員會。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洪于婷今(15)指出, 歐盟 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於12月13日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達成共識,相較於之前公布草案內容,本次協議內容包含:將適用範圍擴大到氫、特定前驅物(precursors)、部份間接排放和下游產品,且將碳邊境調整機制延至2023年10月1日起實施,新法也將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制定之規範。

九合一選舉執政黨大敗,副總統賴清德宣布參與民進黨主席選舉,並提出四點參選聲明,希望帶領民進黨重整旗鼓。桃園市長鄭文燦則認為,民進黨兩岸論述需要調整,「抗中保台」恐讓人民恐呼,無益於追求兩岸的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