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投資展望論壇/陳博志:思考個體貨幣金融政策

台大名譽教授呼籲「別亂把貨幣政策逼成亂源」

陳博志表示,面對通貨膨脹不一定要用全面升息和緊縮這類總體方法,個體經濟方法雖也有問題,但其利弊影響常比總體方法更清楚也更精準。所以政府在總體方法之外,也可多思考個體的貨幣金融政策。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博志昨(15)日表示,關於貨幣政策,中央銀行要有韌性、定見,獨立而不孤立,可聆聽各界意見,不要受不了各種壓力而使決策亂了套,面對通貨膨脹,央行不一定要用全面升息和緊縮這類總體方法,可多思考個體的貨幣金融政策。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經濟投資展望論壇-突圍2023」,陳博志以「別亂把貨幣政策逼成經濟亂源」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由中國信託、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協辦。

陳博志表示,所謂個體的貨幣金融政策,以不動產市場為例,雖然其價格上漲率常和一般產品不同,不宜用全面的方法來對付,但對不動產市場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可以提高該市場很多人面對的名目利率及實質利率,而對其他市場影響較小。又或者例如股市過熱時降低融資成數,對中小企業放款要求達到特定比例,對學貸和青年購屋的補貼,以及對新興策略產業設計不同上市櫃辦法和創投等不同資金管道等。

陳博志表示,面對通貨膨脹不一定要用全面升息和緊縮這類總體方法,個體經濟方法雖也有問題,但其利弊影響常比總體方法更清楚也更精準。所以政府在總體方法之外,也可多思考個體的貨幣金融政策。

今年全球進入升息循環,各界關注物價上漲是否該用緊縮貨幣政策來對付?對此,陳博志認為,「很少緊縮到恰到好處」,緊縮一定會有效,但關鍵是效果發生在什麼地方,如果發生在不該發生的地方,反而會產生更大問題,還有會不會太強烈而造成硬著陸,或者產生太大的副作用。

陳博志說,現在實際物價上漲率已降低,美國聯準會還要繼續升息以消除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這種動態調整方式不管是否必要,通常會調整過度,也就是常會緊縮到使景氣往下行而非恰到好處。

陳博志提到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及今年諾貝爾獎得主柏南克,及某些國家曾研究或倡議以固定物價上漲率為貨幣政策目標,但這做法有很多問題。例如像台灣這種開放經濟,進口品和很多出口品的價格都和國際價格有密切關聯,當匯率或其他因素使這類貿易財價格上升時,若要維持固定物價上漲率而緊縮貨幣,則立即的效果就是壓抑非貿易財產業而可能造成國內的不景氣。

這效果雖可能使貨幣升值而使貿易財價格回降,但這調整時間可能很長,甚至不一定能恰好完全調整,而非貿易財產業及景氣在這調整期間已受到重大打擊,所以在開放的經濟,追求固定物價上漲率有點危險。

相關新聞

我國自民國53年起開辦「所得分配調查」,這份調查已持續60年,而有關「財富分配統計」遲至民國80年開辦,就此一次,相隔30年,...
520新政府上任,台灣經濟未來四年發展將正式開啟新的篇章。基於「執政百日決定政權成敗」的政治智慧,社會因此關注新行政團隊在上任前三個月,...
賴清德政府的內閣新人事政務副首長出爐!有留任有新秀。其中經濟部主管外貿的政次陳正祺留任,至於原政次曾文生據悉將會專任台電董事長。...
中央銀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摘要出爐,外界解讀貨幣政策基調為「鴿中帶鷹」;除有理事稱「市井小民對物價上漲相當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