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企業間交易價格在經濟活動中相當於「中游」。這一價格的上漲趨勢越來越明顯。主要國家比2020年秋季上漲了1~4%。由於原油及金屬等資源漲價,化工産品和鋼材也隨之上漲。中國經濟恢復、全球運輸停滯、美國寒流也推高了行情。在需求從新冠病毒疫情中恢復的過程中,價格向消費者購買的最終産品轉嫁的壓力或將增大。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與財長葉倫23日首次聯袂出席國會聽證會,就政府的疫情紓困努力作證。,葉倫表示,接下來將需要增稅,為拜登政府下一階段的經濟議程提供資金。這些經濟議程涉及約3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教育支出。鮑威爾還重申美聯儲不會突然轉向收緊政策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表示,為了抑制境內第3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封鎖管制實施日期將延至4月18日。她並呼籲民眾於復活節假期期間待在家中5天。
拜登政府與中國官員在阿拉斯加激烈交鋒數天後,美國於本週一對中國高級官員實施制裁,這是懲罰北京侵犯以穆斯林為主的維吾爾少數民族人權(美國官員稱其為種族滅絕)的多國舉措的一部分,美國採取行動數小時後,歐盟、英國和加拿大也同時做出相同決定,加深華盛頓和北京的緊張關係。
數位時代到來,全球資訊交流快速的同時,社會沒有走向理想中的多元包容,反而意識形態升起,趨於兩極。這樣的環境如何形成?我們又該如何自處?讓政大財管系教授周行一來分享他的觀察與論點。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如果股市回調是由於經濟復甦和利率升勢都比預期的更為強勁,那就不太要緊——除了對投資者影響比較大以外。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19日投書華爾街日報(WSJ),表示當美國走出這場危機時,能夠更強、更好,但他也重申Fed將繼續使盡所有的政策工具,直到經濟完全復甦為止。美國里奇蒙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巴金(Thomas Barkin)隨後也樂觀指出,因新冠疫情陷入衰退的美國經濟「即將」完全復甦,但部分疫情造成的經濟傷痕恐需要長時間才能治癒,可能在中長期內抑制成長前景。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據兩名知情人士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考慮其高級顧問提出的一項計劃,即通過增加政府支出,向美國經濟中再投入約3兆美元,主要投資於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教育方面,它將意味著拜登經濟議程的第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