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日經》報導,日本新型量子計算機最快2030年問世,日立製作所正在開發對將來擴大規模有利的採用矽的量子計算機,日本將通過産官學多方面的嘗試挑戰走在前列的中美。
《工商時報》社論指出,2022年可能發生的重大金融事件之一,就是美國政府正式出手,推動國會立法規範數位貨幣,目標則是宣稱與法定貨幣連結的「穩定幣」。穩定幣是設計成釘住法定貨幣的數位貨幣,主要功能在扮演從法定貨幣與比特幣、乙太幣等數位貨幣交易、以及去中心化金融合約(De-Fi)時的轉換平台。
此時歐洲正努力應付史上最糟的能源危機之一,德國卻仍將按照原定計畫,準備在年底前關閉半數核電廠,此舉恐進一步加劇歐洲能源短缺的壓力。
新華社報導,蕭茲宣誓就任德國新總理,習近平致電祝賀後,21日雙方通話,習強調中方高度重視中德關係,中德合作一直是中歐合作的「領頭羊」,他盼望未來努力實現中德關係新發展;蕭茲表示,願意繼承和推進德中友好與合作。
編按:德國新總理蕭茲施政藍圖著重半導體合作,試圖緩解晶片供應鏈缺口 ,新政府準備拿出鉅額補貼,招攬各國半導體業者設廠,經濟部長哈柏克強調有必要推動在地製造,以達成歐洲自給自足。
日本政府將設立新的補貼,用來支援日本國內半導體工廠更新等。由於日本國內很多工廠老化,日本政府將為工廠引進最新製造設備和防火防災補貼部分費用。這項補貼不同於給台積電在熊本縣建設的尖端半導體工廠等提供的補貼,是支持通用半導體現有工廠的改建,以確保日本國內的産能。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列出2022年全球金融市場將面臨的4大問題,包括通膨、歐美股市及中國與新興市場展望。
自二戰結束後,為重整國際經濟秩序,美國一方面邀集主要國家於1948年簽署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一方面又號召在聯合國之下成立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世界銀行,藉此創造自由貿易的環境,以帶動全球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