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人類在心理上疏離了大自然,忘記他本來自自然,屬於自然。離開了自然,他的肉體與心靈就失去依託。親近、喜愛大自然,本來就是人類的本性,不過在現代生活的情境裡,並沒有足夠條件與資源,讓我們如實重返伊甸園,只有透過豐富的想像與投射,拿生態的「生」與靈性的「靈」相連結,讓我們與周圍的「生靈」共鳴、共感,讓它成為生活美學或商品的一環,生態美學也更加深化。
在「2050淨零排放」總目標的前提下,「臺灣碳權交易所」8月7日於高雄市開幕。交易所揭牌當天,總統、行政院長等政府首長雲集,共同見證台灣追隨國際腳步,正式將「碳排放權」轉化為商品,希望透過碳權交易,提供企業減少碳排放誘因,緩和地球日趨嚴重的暖化危機。
美國 總統拜登日前簽署「美台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執行法案」,正式完成立法。首批協定包括貿易便捷化、良好法規實務、反貪腐、中小企業及服務業國內規章等五項議題。而在第一批完成後,雙方將就農業、標準、數位貿易、勞動、環境及國營事業等其他七項議題進行後續協商。 台美可以達成協議,當然是正面的,未來也應持續完成其他項目,有利於台美關係的精進,但是國內對此協議宜有正確解讀。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反映出美國貿易政策的大轉軌。...
世界衛生組織(WHO)示警,近期國際新冠病例激增與新變異株EG.5有關,已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疾病管制署表示,EG自今年5月首度在國內檢出,至今累計逾百例,且占比持續上升,近4周就檢出69例。最快9月中弔進XBB.1.5疫苗,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
中國大陸自年初疫情解封後,經濟復甦乏力,為挽救疲弱的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天祭出「雙降息」,在不到三個月內二度調降一年期(中期)和七天(短期)政策利率。人行指出,這次調整是要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解讀,人行無預警「降息」,顯示大陸經濟前景堪慮,當局必須更大力度救經濟。
大陸經濟只能靠內需
大陸經濟出現警訊,加上不動產開發商碧桂園、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接連爆發財務危機,...
中國商務部14日公布,即日起對台灣生產的聚碳酸酯進口中國大陸,課徵16%到22%的臨時性 反傾銷稅 ,台化(1326)、奇美等指標廠商出貨直接受影響,也衝擊台灣石化產業的競爭力。大陸此時做出這項決定,警示意味濃,政府要有應變措施。
反傾銷稅主要是制裁外國廠商低價銷售行為,雖然只是針對個別企業,但稅率偏高,有時甚至高達三位數。所以產品一旦被課徵反傾銷稅,即使屬於臨時性質,廠商也會立即面臨成本驟升及風險增加;通常在進口巿場占有率驟然下滑...
金門縣 環保局 表示,為落實 減塑 行動,自明年9月1日起金門縣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違反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規定,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希望減少一次用飲料杯生產與廢棄處理對環境的衝擊。
經濟部公布「開發單位使用再生水辦法」,限制每日2萬噸用水的工業大戶未來在擴建舊廠、新建廠時,工業用水必須使用5成的系統再生水,預計明年2月1日正式上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台灣3年二度遭遇旱情,去年修正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時,擴大再生水使用範圍,從原本的「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擴大為「使用再生水之適用範圍、一定比率、一定規模、替代方式及其他應遵循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