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水至少5成再生水 明年2月上路

經濟部公布「開發單位使用再生水辦法」,限制每日2萬噸用水的工業大戶未來在擴建舊廠、新建廠時,工業用水必須使用5成的系統再生水,預計明年2月1日正式上路。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台灣3年二度遭遇旱情,去年修正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時,擴大再生水使用範圍,從原本的「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擴大為「使用再生水之適用範圍、一定比率、一定規模、替代方式及其他應遵循事項」。

經濟部日前也公告相關子法,內容除了規範廠商,也要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必須在每年2月底、8月底公布轄內放流水與系統再生水總量與可供申請量等相關資訊,方便廠商或開發單位掌握利用。

條文也規定,全台開發單位興辦開發行為,計畫用水量達每日2萬噸以上者,用水計畫中工業用水應使用至少50%系統再生水。也就是廠區內的製程、清洗、冷卻等用水必須要5成為系統再生水,生活用水部分則不受限制。

「系統再生水」為取自下水道系統的廢汙水或放流水,經處理後再利用,依照目前常見的就是全台11座再生水廠。若當地的系統再生水供應條件不足時,條文也規定開發單位可自主回收再生水;或與同一自來水供應地區內的既有用水事業交換水源,以代替履行使用系統再生水義務。

為提供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開發單位較充分時間,來妥善盤點再生水相關資訊、研擬準備開發或變更開發行為之用水計畫,經濟部表示,相關規定將於2024年2月1日施行。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