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按:美國聯準會(Fed)預估2023年就會開始升息,較先前預期的時間點還早,FED政策轉向後,主要各國央行嚴正以待,各國央行措舉與表態整理如下:

金管會昨(17) 日宣布7月起將有七大新制上路。其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主張「台股不能只靠一檔護國神山台積電」,他力推140檔冷門股造市制度與「台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都將在7月如期上線,能否為台股挹注新的資金動能,備受矚目。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拜登訪歐多次提及民主與人權,中國落實基本法,以違反香港國安法拘捕《蘋果日報》5名董事,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此舉香港恐再無一國兩制,香港記者協會批評此舉在業界散播恐懼,嚴重損害新聞自由。中聯辦的聲明中強調,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但任何權利自由都不是無邊界。

廣東台山核電廠傳出氣體外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宣稱,周邊輻射環境指標未見異常,安全有保障。

編按:《工商時報》社論指出,當人類歷史邁向「數位世界」,「資料」又將取代「石油」成為驅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能源之際;數位世界所需的數位環境(5G、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疫情中更有感受,政府應正視數位問題,數位環境亟待加強和改善。

雲林縣府自2018年起古坑推動產業園區計畫,但時力立委陳椒華今日召開線上記者會表示,台灣才剛解除缺水危機,而該區乃是水質保護區,貿然解編,對水資源長期規劃來說絕非明智,此計畫應再重新思考。

中央銀行將於17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國內經濟學家指出,對於這次的央行理監事會議,經濟學者們最關注的首要問題是,面對國內嚴峻疫情,從事外銷的中小企業「壓力山大」,面臨原物料大漲、新台幣匯率強升的雙重壓力,該如何因應?其次,內需產業急凍,政府與央行紓困措施能否將資金送到需要的企業與民眾手中?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美俄峰會,拜登將與普京討論人權、民主、外交、網路攻擊、軍事戰略、烏克蘭戰爭等一系列話題,拜登表示俄羅斯正試圖破壞跨大西洋團結,而美國正在遭受越來越多的惡意網路活動,除了恢復兩個駐外大使,兩國之間幾乎沒有明顯的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