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環保署今天審查核二廠除役環評案,環委著眼於火山、海嘯及氣候變遷等因應計畫,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再審。台電表示,評估除役計畫約25年,未來規劃作為低碳電力來源電廠用地。
新台幣今年以來至8月底勁揚2.65%,高居最強非美貨幣,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的8月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統計,新台幣NEER飆至124.05,創史上最高紀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也上衝至112.07、創逾15年新高。至於8月韓元REER則是下滑至105.43,已連續七個月低於新台幣REER,不利台灣出口價格競爭力,央行淡定未阻升。
中國大型地產商恒大集團債務風險不斷攀高,恐引爆財務危機,金管會昨(16)日公布我金融業在大陸曝險情形,合計銀行在大陸子分行授信投資,保險、券商投信對大陸市場投資,以及國人所買境內外基金有包含大陸成分股在內的曝險總金額高達約2.25兆元,不過境內基金與壽險業都已有因應減碼,對於恒大事件發展是否會引發系統性風暴,值得投資人關注。
中央銀行16日在其臉書上以「金融史上的今天: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倒閉,並擴大成舉世震驚的全球金融危機」為題貼文,針對近期大陸房地產巨擘「恒大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市場擔憂醞釀大陸房地開發商的破產潮,更被外界視為是大陸版的「雷曼時刻」。
經濟部前年准許亞泥在花蓮太魯閣採礦權展限20年,引發修礦業法爭議,而居民與環保團體也以利害關係人身分提告,一審判居民勝訴,最高行政法院昨(16)日駁回上訴確定。
ESG是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字縮寫,ESG指標往往用來評估,企業是否善盡社會責任,及是否重視永續發展。
《經濟日報》社論指出,沈寂多時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近期因中國大陸再度提出加入意願,且獲得新加坡支持而再度登上版面。但實際上CPTPP近年動作頻頻,只是被美中對抗、台美升溫等因素搶走媒體光環而已,也反映出台灣似乎有只看台美、單押美國而放棄CPTPP的傾向,不利於經濟風險的分散。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勞退」制度轉型非常困難,一是政府找到特別的財源,來解決整個體系的破口問題,二是即便如此,通常必須配合給付的降低或是費率的增加,前者並溯及既往,。勞保改革,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今年不做,明年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