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我國擬對排碳大戶收取碳費,但學者認為,短期仍應收碳稅,長期則要採取碳排放交易制度。

編按:《工商社論》指出,全球通膨壓力迄今未解,國內通膨壓力持續上升,沒有趨緩,政府萬不可把國際短期波動,視為長期變化,過於樂觀,雖然有助於安定民心,但也可能讓數據失信於民眾,政府在樂觀之餘,自應以臨深履薄的態度,借鏡歷史,審慎因應才是上策。

行政院拍板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原本租稅優惠期限為2021年底,本次修正延長至2031年底,同時政院也將生技條例列為優先法案,KPMG安侯建業舉辦線上研討會,探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稅捐稽徵法」、「信託法」修正案,企業因應之道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對「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表示,中國與美國今天宣布了一項聯合倡議,將針對氣候問題加強採取行動。

台海緊張局勢升溫,兩岸四大制度化交流平台,目前唯一不斷流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將無畏風雨登場。今(2021)年峰會輪由陸方主辦,並正式敲定12月6日至8日在兩岸企業家峰會永久會址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任正副理事長劉兆玄、陳瑞隆、郭台銘將視訊出席。

擁有最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台積電(TSMC)決定投資70億美元,與索尼集團合資在日本熊本縣建設新工廠。由此日本將擁有最近10年失去的運算用(邏輯)半導體的先進生産線。日本通過吸引大型外資企業建廠,向半導體産業的復興邁出一步。

基隆捷運爭議不休,八堵至基隆段究竟怎麼走,備受各界關注。

由「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評比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九日公布,台灣去年在五十七國及歐盟中排行第五十七名(前三名依慣例從缺),排名倒數第五,今年評比國家增為歐盟及六十國,但台灣仍是倒數第五,為第六十名,不僅落後日、韓,今年新增菲律賓、哥倫比亞與越南三個國家,名次都在台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