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針對國內稅制改革,應以社會各界關注的資本利得課稅為優先,進而推動稅制結構調整與重建,維持稅收穩定、增進公平正義。就實際執行規畫,應藉由能源稅的建置、所得稅的改革,及遺贈稅的整合,追求社會公平、經濟效率與財政永續的動態均衡。

活動介紹:

針對國內嚴峻財政情勢,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訂於十二月十九日(周三),邀請胡勝正院士、陳聽安名譽教授等國內外經濟與財政學者多人,假力行校區綠色魔法學校崇華廳,舉辦「租稅理論與財政政策」研討會。

「租稅理論與財政政策」研討會將在成大黃煌煇校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余範英董事長及中研院胡勝正院士致詞後,由國內經濟與財政領域學者專家如胡勝正、陳聽安、楊建成、徐偉初、林建甫、何志欽、吳文傑、蘇建榮、...

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在未來十年所面臨的主要發展挑戰有四:第一是如何突破中等收入的陷阱,讓中國大陸順利的邁入中高收入新興工業化國家之林;第二是如何在經濟規模倍增的過程中避免貧富差距的擴大,讓中國大陸逐漸形成以中產階級為主幹的橄欖型社會,防止出現兩極化矛盾;第三是如何在快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平順的吸納大批來自農村的新移民,確保社會穩定;第四是在中美綜合國力興衰交替的歷史關鍵期,如何維持與美國的建設性交往關係,...

前言

在台灣我們經歷過經濟發展的過程,由農村經濟、小型加工業、到建立進口替代工業、資訊產業的起飛,在國際化與自由化的風潮下,我們擁有了今日經濟與社會的小康基礎。但我們不能不檢討,由1950年代起,在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建設、產業發展,採取了東北亞發展模式,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典範,利用官僚體系及國家資源做強勢的規劃與主導,在所謂的開明專政,資源匱乏、人才不足下,獲得台灣經濟奇蹟的美譽,卻難免枉顧社會正義與民主自由。...

第五屆余紀忠講座於10月31日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曾獲《TIME》雜誌評選二○○九年全美國十位最好大學校長之一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Dr. Michael Crow,他以「新美國大學的建構」(The Design of New American University)為題演說,他以十年時間讓這所大學脫胎換骨,「堅持願景,不畏挑戰」,成為一所創新與改革的學校。在國內各大學面臨轉型之際,提供一個學習典範。

本次講座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永續發展,是永遠的進行式,更是個永遠沒有終點的長期目標。個人擔任永續委員多年,從參與永續會各項會務及觀察政府部會的推動績效上,感覺國內在推動永續工作雖有些許成就,但囿於許多體制與背景因素,使永續會的功能受到相當侷限。

永續會目前運作的缺點,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開會期程不定或長期停開,且負責首長未每次出席。 永續會決議未如環境基本法第29條所規定:決策交由相關部會執行。使決議未能發揮實質效能,常束之高閣。...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之一,英國的左翼史學大師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於十月一日病逝。霍布斯邦出生於猶太裔家庭,他在俄羅斯十月革命那一年(一九一七)誕生於埃及阿歷山大港,父親為奧地利商人,母親則是作家,十四歲成為孤兒,跟隨叔父在柏林定居。他後來為逃避納粹而前往倫敦留學,考入劍橋大學攻讀歷史,畢業後在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任教,一九六○年代起開始聲名鵲起。...

台灣地窄人稠,自然資源有限。近年來在氣候變遷下天然災害頻繁,又逢資訊時代全球化國際新局的重組,肩負歷史包袱與國際上的特殊境遇,比諸其他國家,台灣的挑戰與發展需有迫切與機動變化的能力,永續發展的追求是個持續不斷的永遠進行式。因應全球趨勢與衝擊,堅定追求永續發展願景的「環境生態,繁榮經濟,福祉社會」,是政府必須提升決策,帶動全民行動的二十一世紀大挑戰。

永續發展綱領開宗明義即是兼顧「環境、經濟、社會」三層面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