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明定徵收碳費將專款專用於11種用途。

政府打炒房,財政部還有招,據悉,為督促地方政府合理評定稅基,財政部正評估修正《房屋稅條例》,要求未來地方評定房屋稅基結果,應報財政部備查

日前媒體報導,主計長朱澤民於立法院談及痛苦指數,他以當前的通膨率及失業率推計,今年的痛苦指數有可能會超過6.0,這一席論述立即引起各方關注,《工商時報》社論指出,全球生產技術、產業結構、貿易自由化程度已和4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痛苦指數升高,反映人民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政府不能視而不見。不過,痛苦指數升高並不能直接與停滯性通膨畫上等號。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撰文指出,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但台灣實施政黨政治雖已過卅多年,卻距離「政黨關係正常化」目標仍遙遠。並引用司法院長許宗力曾在一篇文章中引述德國學者說法,認為對憲法機關所要求的機關忠誠原則,也應適用於政府與反對黨之關係,而彼此應負之忠誠行為義務,則包括相互支持、尊重與體諒的義務。

工總新任理事長苗豐強昨日於會員大會中提出5大建言,他提到,物價上漲、利率上升,產業正式進入「高成本的時代」,因此產業要提升效率、推動數位轉型;政府與企業共同合作解決五缺困境;強化供應鏈韌性;重新打造亞太營運中心以及落實ESG與循環經濟。

《日經》報導,2021年以來,過度依賴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被指出,但世界至今仍無法扭轉。未來全世界對尖端半導體的需求量是現在不可比擬的。但現在採購地基本上仍局限於台灣,供應鏈的扭曲局面今後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很大。世界各國需要對「台灣風險」的增加提高防備意識。

綜合媒體報導,六名美國議員抵達台灣訪問,以表示對台灣的支持,應對中國壓力。美國在台協會(AIT)指出,美國聯邦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率領的資深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透過與總統蔡英文、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邱國正等會面,訪團將針對台美重要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內政部「整體海岸管理計畫」今年首次通盤檢討,部分一級海岸保護區預計降為二級海岸保護區,入列的有瀕危物種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以及基隆外木山的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引發環保團體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