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上月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於4月6日下午病逝,享壽63歲,在銘傳大學服務三十年,為學校創造許多機會與歷史,深受同事與學生們的喜愛。今日(7日)前中國時報駐華府特派員傅建中病逝華府,享壽83歲,派駐華府超過30年,見證台美關係發展。
台灣正面臨枯旱節限水措施。
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需在二○五○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各國政府紛紛響應並制定淨零碳排時程表。為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企業有龐大的低碳轉型需求,對金融業來說可能是這個世代最大的商機。
經濟部長王美花6日說,這兩天雖有鋒面過境,但降雨量不多,水庫進帳50萬噸水,水情仍舊吃緊,各縣市燈號將維持不變。
編者按:亞洲正面臨人口負成長的陰霾,各國都為了增加生育率提出各種政策方案,但成效目前皆不彰,面對大環境趨勢如此,要如何面對?世新大學客座教授邱天助老師,提供他的見解。
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歐盟官員與英特爾、台積電及三星代表會談,邀請這些大廠在歐洲建造一座晶圓廠,並準備上百億歐元補貼,開發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台積電同時宣布以廿八點八七億美元在南京擴建二廠,建置廿八奈米產能;台積電南京一廠以十二及十六奈米製程為主,已開始獲利。
據《彭博社》報導,經過七年艱苦的談判,中歐於12月達成重大投資協議,可能最終成為兩國關係迅速惡化的起因。歐盟行政部門和德國各自製定了立法,中國實體投資更加艱難,同時與美國一起對抗北京實施制裁措施。
藻礁公投爭議持續擴大,今天(4日)包括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等人舉行記者會表述立場,除了支持政院昨天所提的再外推方案,以達到保護藻礁及非核減煤的雙贏,並表態將在公投時投下不同意票(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