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川普對華加徵關稅導致本來計劃運往美國的集裝箱被滯留在中國港口,這迫使企業想方設法地銷售產品。許多企業開始了直播帶貨,向國內消費者銷售,但這一策略不一定能獲得成功。一項新研究發現,中國十年前推出的一項曾被美國批評為保護主義的產業計劃,在縮小中國與西方技術差距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工商團體則建議政府介入調節。

「股神」沃倫 ·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的波克夏 · 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BRK.B-US) 年度股東大會中,再度公開反對美國對外貿易加徵關稅的政策。他直言,美國不應該像總統川普那樣「將貿易當作武器」,此舉已擾亂全球市場秩序。3 日的股東大會問答環節中,現年 94 歲的巴菲特一開場便被問及對國際貿易與關稅的看法。他強調,將關稅作為貿易手段是「一個重大的錯誤」,並表示這種政策導致市場不穩、全球不滿。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NICA)是由英國政府投資成立,作為英國領先的長壽研究與創新機構,一直以來致力於探索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機遇,並透過跨學科的研究與合作,開發創新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以應對高齡化社會的需求。

2025年春季,加拿大、澳洲與新加坡相繼舉行關鍵選舉,選舉結果不僅反映各國選民對經濟民生與領導力的優先考量,也揭示全球地緣政治與區域挑戰下的政治動態。三國選舉顯示穩定性與變革需求的微妙平衡,為未來政策走向提供重要線索。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黃仁勳的成功並非單靠技術創新,而是在於能夠將理論實作於晶片中,並結合台積電的製造能力,進一步打開市場,所以科技的發展關鍵不僅是創新,而是市場是否能夠支撐,若未來市場無法支撐這波AI浪潮,相關產業也可能面臨泡沫化風險。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和平重建戰略的核心布局,為歷時超過三年的戰爭,帶來可能的轉機。英國廣播公司(BBC)整理協議內容7大重點,包括未規定烏克蘭償還「債務」、美國對俄羅斯態度更強硬等。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輝達公司執行長黃仁勳4月30日在華府一場論壇表示,他希望川普政府能修改美國人工智慧(AI)技術出口規定,以便美國企業更好把握未來機遇。黃仁勳警告美國政府,「中國科技發展並不落後,緊緊跟著美國,雙方非常、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