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中國時報》整理報導,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美中首次高層戰略對話於3月18-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雙方在開場白的脣槍舌劍引發關注。本報特別摘錄美中雙方的開場白全文,有助讀者了解美中雙方的基本立場,也替這場歷史性會談留下見證。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80年11月,至今已超過40年,當時成立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多年來在台灣一直扮演保護消費者的重要角色。

經濟部擬於明年開徵耗水費,據了解,經濟部已向行政院建議,以每月用水超過1萬度以上作為課徵對象,水利署調查,每月用水逾1萬度包括石化、造紙、光電、電子、鋼鐵業等五大產業,還有部分食品業、紡織業,及國營事業的台糖,共計1,817家廠商,每月用水量占比達4成1,是首當其衝要被納入徵收對象。

整個亞洲包括日本、韓國、中國,都面臨人口結構改變的問題,台灣在今年進入出生與死亡人口的交叉,正式出現負成長情形,人口老化的問題已變成無法輕忽的部分。日前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質疑,國發會政策雖提出亞洲矽谷等目標,卻沒有台灣人口少子化及老化問題的具體因應措施,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以降低年輕人開銷、延攬僑生、長照協助等三大策略回應,並將於下月擬定少子化規劃報告。

新冠疫情期間封鎖期間外界一般認為會帶來一波嬰兒潮,但令人吃驚的是,全世界反倒要面臨的是嬰兒低潮。除了東亞各國紛紛在今年年初來到人口負成長,研究也顯示美國正面臨百年來最大的生育下滑,而在歐洲部分地區,下滑幅度更大。

對人口研究學者來說,嬰兒低潮並非新鮮事。「看到新冠大流行的嚴重性,我並不感驚訝,」馬里蘭大學社會學教授菲利普·科恩(Philip N. Cohen)說,「但這樣的事正在發生,...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昨天向對岸提出三個呼籲及研議推動的三大工作,並宣布即日起恢復大陸人士來台從事商務履約或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的申請。

大陸國台辦等11部委17日聯合公布「農林22條」措施,強調將提供台資企業在土地、金融、參與基建及開拓內銷等方面支持,以及參與城鄉冷鏈與物流等產業,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投資水產等捕撈作業。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這是推進「十四五」規劃具體舉措,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

觀察國際間的數位貨幣發展,除了沒有主權貨幣背景的比特幣、以太幣和Libra幣,主要國家已有各自的央行數位貨幣發展政策與步調,主要係考量各自的國情因素。即便各國步調態度不一,但美、加、英、歐、日、瑞士及瑞典7家央行與國際清算銀行(BIS)於2020年共同訂定「CBDC基本原則與核心特徵」,充分顯現數位貨幣議題的重要性已被各國貨幣當局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