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央行總裁楊金龍周四(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業務報告,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央行首度赴院報告,預料將對「川普2.0」衝擊做出完整解析。至於利率走向,因正值理監事會前緘默期,預料楊金龍不會說太多。
台積電週一表示,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提高在美國的產能,此舉旨在安撫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並避免對晶片進口加徵關稅的威脅。在與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川普表示,這家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將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廠。他說,這項投資是在臺積電先前承諾在美國投資的650億美元之外。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地方財政自主權提升,但也需承擔更多責任。修法重點包括提高地方稅收比例、確保補助款不低於前一年,並調整統籌分配稅款的計算方式。然而,行政院提覆議,顯示中央與地方仍存財政與政治角力。學者認為,應落實「財權隨事權移轉」原則,確保地方政府承擔相應責任。改革雖已啟動,未來仍待觀察。
在美國總統 川普 的見證下,台積電董事長 魏哲家 3日在白宮宣布,台積電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不但規劃建造3座晶圓廠,還會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表示,美國第一廠僅有4奈米製程,而第二廠今年也才要開始生產,不是那麼快就可以開始進行,「我保證2奈米跟1.6奈米,明年不會到美國生產。」
法新社引述專家分析報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半導體開徵關稅,台灣面臨維持台積電 (2330) 霸權和避免新關稅的兩難處境。川普第二任期以來,以「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改善貿易逆差」為由,宣布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一系列關稅。 川普政府2月19日宣布,將於3月對半導體徵收關稅,稅率從25%開始。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半導體課徵高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昨(25)日表示,政府非常重視這個議題,已與業者有過多次對話,受到的衝擊不會小,但政府與產業界都會有所因應。
全台各醫院急診壅塞未解,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晚緊急發文直指,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造成擁擠;近期多數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壅塞更加嚴重,「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建請政府機關正視並採取有效措施。
農曆春節期間醫院急診室壅塞現象迄今未解,民怨沖天,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急召衛福部長邱泰源聽取報告。衛福部表示,已持續協助醫院調整醫護人力及病床,並強化轉診分流機制,近日有部分醫療院所進行院內調度,已舒緩急診壅塞情形。民團則批評,衛福部只會喊空話,將床位不足的責任推給各醫院,呼籲政府拿出更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