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拜登訪歐多次提及民主與人權,中國落實基本法,以違反香港國安法拘捕《蘋果日報》5名董事,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此舉香港恐再無一國兩制,香港記者協會批評此舉在業界散播恐懼,嚴重損害新聞自由。中聯辦的聲明中強調,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但任何權利自由都不是無邊界。

美國在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將台灣、日本和南韓的科技供應商與中國大陸共同列為國家安全的「危險性風險」,突顯華府強化供應鏈自主的渴望。分析師和產業領袖表示,這項報告是對亞洲的供應商示警,亞洲的業者應該準備改變其長期策略。

全球疫情爆發迄今1年有餘,造成航運業貨櫃嚴重短缺,推升全球運價屢屢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如今又將準備面臨一場新的航運危機;外媒報導,大陸廣東省疫情升溫,造成港口堵塞,交貨延遲,進一步推升已經很高的航運成本。

歐洲法院今天裁定,歐洲聯盟任何成員國都可以依據歐盟個資隱私規則,對臉書和其他網路公司採取法律行動,並非只有公司註冊國家才能祭出法律行動。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美俄峰會,拜登將與普京討論人權、民主、外交、網路攻擊、軍事戰略、烏克蘭戰爭等一系列話題,拜登表示俄羅斯正試圖破壞跨大西洋團結,而美國正在遭受越來越多的惡意網路活動,除了恢復兩個駐外大使,兩國之間幾乎沒有明顯的合作領域。

編按:美國聯準會(Fed)17日公布,維持基準利率於0-0.25%不變,並將每月繼續購買1,200億美元的債券。分析師指出,在低利率、寬鬆貨幣政策和亞洲買盤帶動下,國際金價未來一年可望回升至每英兩2,000美元。亞洲新興經濟體累積的外匯存底,已達到最高水準,有力道緩衝因應Fed緊縮貨幣政策後引發的市場動盪。

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的決策會議為美國經濟復甦進展的喝采,並暗示已為此開始思量收回刺激措施的時機,官員已開始談論何時、及如何開始縮減購債措施比較恰當,並預估2023年就會開始升息,較先前預期的時間點還早,整體政策立場偏向溫和鷹派。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美國的問題在於,其保護主義是一種政治上可以接受、但卻無法有效替代設計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