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 M. BLOW-死亡和大流行教會我的事
編者按:
累計到今日,全球已有破億人口感染新冠肺炎,超過三百萬人死亡,這場疫情改變的不僅僅是經濟活動與政治版圖,更由上至下翻轉許多人面對人生的態度。往後,要以怎樣的心情度過每一天呢?感受,那些死亡與大流行教會我們的事。
這個週末,我參加了六個月以來的第二次葬禮。第一次是我大哥的。第二次是一位大學朋友的母親。兩人的死亡都不是由大流行造成的,但是發生在大流行期間。我從路易斯安那州出發飛往佐治亞州,當飛機穿過雲層,在雲層上方飛行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徹底進入了成人的第二階段。就是孩子們從高中或大學畢業,離開家庭的那個人生階段。我的孩子們現在都已經大學畢業,不過年紀最大的那個還在醫學院讀書。他們現在都已經長大,和我分開,自己生活,自己做決定,而我現在必須和他們建立一種不同的關係,一種成年人的關係。同孩子建立友誼的想法是陌生的、令人興奮而且絕對必要的。這是通過放手留住他們、是對他們的提升和尊重。
我一直記得我是一個來自美國南部小鎮的窮孩子。我還記得那個夏天,我沒有鞋穿,總在周六下午去廢物站撿其他孩子扔掉的玩具,我記得那個窗戶漏風的房子,總能聽到寒風呼嘯。正如演員多里安·科里(Dorian Corey)在紀錄片《巴黎在燃燒》(Paris Is Burning)裡說的那樣:“我一直希望成為大明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目標會降低一些。每個人都想打動別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印記。然後你就會想,你只要熬過去了,有幾個人記得你的名字,你就已經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印記。你已經留下了印記,你沒必要去影響整個世界。我覺得還是好好享受為好。”我也決定好好享受它。我決定在管理和維護個人關係方面更加用心,去灌溉這些花朵當我離去時,如果有人記起我的名字,我希望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能夠露出微笑。
作者/Charles Blow,1994年加入紐約時報,2008年開始成為專欄作者。他也是一名電視評論員,主要關注政治、社會公正和脆弱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