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聯合國氣候報告發現,南極頂部冰蓋崩塌和融化,成為海平面上升主要驅動因素。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在華府與日本國家安保局長秋葉剛男會晤,台海和平穩定再次成會談焦點之一。兩人也強調美日共同維繫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重要性,明顯劍指中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近日表示,中國目前是習近平一人決策,為台海帶來空前不確定性,美國會多方強化區域嚇阻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英國主席夏瑪今天表示,聯合國即將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以前所未見的明確措辭警告國際社會,氣候變遷加速的危險。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克拉瑞達4日表示,由於經濟持續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Fed可能會逐步撤回大規模刺激措施,預料Fed在2023年開始升息,且今年就會宣布將縮減量化寬鬆(QE)政策的規模。

儘管遭遇新冠疫情一波波衝擊,但全球經濟仍持續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中國首席代表5日表示,全球在2020年歷經經濟大蕭條以來最糟的一年後,組織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6%,有望創下全球幾十年來最高的增長速度。

經濟部國際合作處陳祈典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於今年6月提案分配等值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予各會員國,將特別提款權額度提高3倍,以協助貧窮國家渡過疫情難關,此措施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引起各界討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批准了一筆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分配,以提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財政,支持它們的疫情應對。

美國總統拜登針對氣候變遷再度簽署行政命令,誓言加速生產電動車(包含汽車和輕型卡車),在2030年占比五成新車;拜登說,美國要據此勝過中國大陸,應對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