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中晶片戰如火如荼,美國四處說服盟友配合禁止將敏感技術與設備輸出給中國的禁令,有些國家遵守了,但也有例外的,荷蘭的ASML掌握製造半導體的上游設備,美國的禁令要產生效果就一定要ASML配合。不過,荷蘭顯然要走自己的路,並對美國表示,會以自身的利益做出決定。
從聖母峰到南極,塑膠污染全面入侵地球。減塑不能等,聯合國展開首次的塑膠污染公約談判。
國科會今天提出並通過「淨零科技方案」,預計明年度將投入新台幣119億元科技預算,以推動「永續及前瞻能源」、「低碳」、「負碳」、「循環」及「人文社會科學」等5大淨零科技領域,以助台灣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
外交部與經濟部皆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進程感到滿意,而且,涵蓋的11項議題皆是以高標準檢視,除了讓台灣的產業更能符合國際規範外,也能順利與國際接軌。將來在CPTPP和IPEF的談判中,也許會更有效率。
在資訊發達的年代,要了解一件事的全貌越發困難。古人說「名正言才順」,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更提出「譯不準,則行不精。」帶我們一起反思,並梳理問題核心,才能創造更長遠的價值。
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的補貼政策吸引美製造商,與外國企業在美境內組裝產品,而且對能源進行補貼。這些措施會吸引外國製造商在美設廠,而且能源的補貼能壓抑商品成本,使美製商品在市場更具競爭力,對歐盟來說,這將是難以承受的壓力,歐盟領袖趁赴美訪談時,與美國交換意見,拜登也透露可能將微調政策,減輕歐盟的壓力。
台灣課綱改革鼓勵學生探索興趣,但國外與台灣都面臨學歷貶值,大學科系如何選,關乎到出社會領不到好薪水的問題,也成為年輕學者與家長們困擾的問題。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一份針對大學生的調查指出,許多社會相關學門,就讀後最令人後悔,重科學輕人文的現象,恐怕更加明顯。
虛擬貨幣已經不是個新穎概念,不過,對於由國家所發行的主權虛擬貨幣,各國政府就顯得小心翼翼,畢竟主權貨幣是經過政府背書所發行的法定貨幣,相關的規範、制度都還無法迅速跟上。不過,印度開始測試數位盧布的可行性,走的比許多已開發國家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