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延燒,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將展開大規模接種計畫,將以三大面向,包含納入基層診所接種服務、推動社區接種站、建立疫苗預約平台進行。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規畫6月到8月,若疫苗數量足夠,將啟動全面接種作業,希望每周完成至少100萬劑接種。

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開發,全世界都如火如荼進行,其中資訊混雜難分,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針對最基本的疫苗開發流程,到疫苗保護率與各大廠品疫苗比較,讓大家一次了解。防疫視同作戰,大家需一起齊心了解關心!

日本首相菅義偉2日晚在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疫苗高峰會中宣布,追加捐巨款並承諾將捐疫苗給海外。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每日新聞二日報導,6月下旬直接提供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給台灣,但報導中並未提及數量。

在全球疫後經濟復甦的大潮流下,北京政府正在「超前部署」,逆勢採取多項措施,避免資產泡沫對經濟持續發展與金融體系穩定造成根本性的傷害,相較於美國拜登總統拚命拉高預算來衝刺疫後經濟復甦,北京相對謹慎的政策,背後所蘊含的訊息,以及對於全球經濟造成的效應,值得我們密切觀察。

《路透社》報導,在人民幣兌美元近期快速升值至逾三年高位後,中國央行週一宣布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舉措將回收部分境內美元流動性從而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而且政策信號明顯,表明央行不會放任人民幣過快升值。

中央銀行昨(31)日在金融穩定報告中示警,國內外經濟金融有四大風險,包括: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後可望復甦,但金融脆弱度持續累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逐步回升,惟潛在風險仍高;壽險公司獲利及資本均提升,但面臨較高市場風險,及票券公司流動性風險仍高。

政大名譽教授陳聽安、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於《聯合報》撰文指出,目前國家財政,舉債度日,疫情已使許多民眾生計驟失,所有國人生命同感威脅、日常生活皆受影響,定向紓困必然造成社會矛盾與怨懟。

指揮中心先是公布「地方政府或企業申請疫苗專案流程」,昨天又改口「希望不要透過第三手」,強調需符合「政府與原廠簽約採購」,「中央進行統籌分配」兩大原則,增加民間疫苗採購更加困難,張鴻仁強調,只有需求問題,沒有法規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