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颱風所帶來的洪澇之災,主要是水的處理不當,然而水的問題不在水,在土地,而土地的問題不在土地,在社會經濟,而社會經濟的問題也不在社會經濟,而是在政治。所謂的政治問題就是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防洪需要善用土地,但土地偏偏是民主社會最難解決的政治問題。換言之,洪澇之災就是一種從過去決策累積下來的政治性災害。改善之道雖有偏方和特效藥,但根本之道還是在人的價值觀,因此教育成了啟發人文思考非常重要的投資。

由時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主辦「...

素有「台灣科技教父」之稱的前總統府資政李國鼎於五月三十一日過世後,昨日屆滿百日,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神通電腦總經理果芸等多位國內科技界菁英,十五日在「李國鼎先生百日紀念研討會」中均指出,李國鼎生前永遠傾聽、好學不倦、劍及屨及的風範影響了他們的一生,其畢生「圖利他人」的利他精神,更令人敬佩。

張忠謀:半導體業創造奇蹟

國內多位科技界的翹楚昨日在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李國鼎先生百日紀念研討會」上,...

桃芝颱風過境,台灣又是一片狼藉,山河變色,人命損傷逾百,民眾要一個安居的環境也變成困難的要求。誰是凶手?是桃芝雨勢太過凶猛?是九二一震災傷痕未復?是台灣國土規畫有重大漏洞?是台灣山林防洪功能喪失?還是河川整治出了問題?凡此種種,都是必須釐清的課題,才能還給台灣人民安居的環境。

為關懷桃芝颱風所帶來的環境災難大浩劫,時報文教基金會邀請政府官員、學者專家舉行「桃芝!逃之?」座談會,共同探究這一場山河變色原委。

...

七一一豪大雨,高雄縣市成了水鄉澤國,遍地盡是泡水車,八百多棟的大樓地下室成了大池塘,也奪走了七條人命,暴雨成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由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中國時報、國立中山大學共同協辦的「水患何時了」座談會,昨天下午在中山逸仙館會議室舉行,由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李彪和兼時報河川保護小組顧問、台大環工所教授於幼華共同主持。中山大學副校長周昌弘應邀到會中致詞,與會人士從七一一高雄一雨成災談起,為高雄地下水及雨水下水道功能把脈,...

針對日前發生多起森林大火,導致大片面積的林木遭到焚毀,特地舉辦「梨山/雪霸森林大火復育措施公聽會」,希望找出解決之道。

台大森林系教授胡弘道認為,森林的復育措施可分為人工造林與自然演替2種,不過因為台灣的面積狹小,因此以人工造林取代自然演替是較合乎需要,造林時應以混合植林的方式進行,以免因為樹種單一化,造成大規模的疾病危害。民進黨立委柯建銘指出,關於災後復育方面,由於目前社會各界對於當地的環境特性並不明瞭,...

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發生於2001年1月,污染範圍位於台灣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龍坑生態保護區。事件為保護區的生態帶來浩劫。2003年,環保署向挪威法院提出賠償訴訟,這成為台灣首宗跨國訴訟的油污事件。

而這次重大災害,主管單位在事件發生後廿天才確認事態的嚴重,而拯救行動的加入,用最原始的方式撈取浮油,似乎又帶來更多的生態破壞。時值至今,許多學者專家已經無奈的,提出讓自然自淨作用,取代其它保護工作的建言,對於追求非核家園的我們,...

汎森,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历史研究所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中研院”院士。研究以思想文化史、学术史、史学史为主。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87)、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去年十月,我與同事王明珂先生僕僕風塵,前往四川南溪縣的李莊,主要是因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抗戰期間一度遷往李莊,我們要到那裏拍攝一些紀錄片,同時也希望當地能保持史語所原址張家大院的舊模樣,保護它但不要過度改建它。

我們在《發現李莊》的作者陳岱峻先生等人陪同下前往,看到了在史語所前輩口中相傳很久的李莊坂栗坳、張家大院,到了李莊才知道原來坂栗坳離李莊鎮上那麼遠。

此行的重要任務很順利完成了。古人有「千里送鵝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