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6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59%,創14年新高,經濟學者認為,台灣無法自外於全球高通膨的持續壓力,基於漲價後續傳導有時間落差,接下來將會發生民生消費力緊縮,終端需求疲弱擴大到明年,最後衝擊會回到生產廠商,以停止投資設廠、減少生產、祭出無薪假,下半年和明年經濟衰退機率大增。

主計總處6日公布物價統計指出,由於水果、外食費、油料費持續上漲,6月通膨率升至3.59%,創近14年最高,通膨壓力升高。惟隨著近月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轉跌,躉售物價漲幅6月已趨緩,估計通膨率高峰已過,7月起開始走緩。

USR(大學的社會責任)與近來興起的CSR(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不同天秤上具同等之重要意義,而到底什麼應該是USR之核心價值?協助在地社區營造?與在地中小學大手牽小手結盟?進行在地為主題之調研與長期觀察監測?透過社團推動在地長照陪伴?似乎這些都應該是答案之一。

歐洲議會6日表決通過,將把天然氣和核能加入歐盟的「永續分類標準」。

中國近幾年從美國、法國到越南,到處購買農地。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美國升息帶動全球升息循環後,全球各國的消費與投資勢必下修,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體,面對下半年全球各國持續升息與消費下降趨勢,台灣下半年出口將承受嚴重衝擊,政府與相關產業應儘速研擬因應措施,降低這波因通膨與升息引發的全球經濟下行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彭博資訊專欄作者、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A. El-Erian指出,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全球市場經濟復甦艱辛,儘管如此,已經有三道曙光破雲而出。

不僅招生政策應根據人口趨勢來決定,提升人口質量也是一項挑戰,但質量的優劣並不容易判斷,通常依賴國際的評比,而近幾年來我國大學排名乏善可陳。教育部不是不知道問題,而是討好當下、缺乏遠見,因而錯置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