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以來,全球通膨壓力驟增,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3月起連續三個月超過8%,5月更高達8.6%,創40年來最高紀錄。為對抗居高不下的通膨,美國聯準會於3月升息1碼,5月升息2碼,6月再升息3碼,將聯邦利率推升到1.50%~1.75%區間。台灣央行則分別在3月與6月跟進美國升息1碼及半碼,將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調升至1.5%、1.875%及3.75%。

今年第2季全球通膨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俄烏戰爭及後續歐美各國對俄羅斯經貿制裁導致俄烏兩國能源與糧食出口受阻,致使國際能源與糧食市場供給下降、價格大漲。另外,中國大陸疫情再起與封控政策迫使許多廠商停工導致汽車、電子產品等產業的零組件與最終產品供給出現短缺現象。如此因供給面因素引發全球嚴重通膨情況與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頗有相似之處。

第一次能源危機發生於1973年,中東產油國針對贖罪日戰爭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荷蘭等國實施石油禁運,原油供給下降將國際油價由每桶3美元推升至接近12美元。第二次能源危機肇因於1978年伊朗革命與1980年兩伊戰爭,伊朗原油因革命與戰爭停止輸出,這次原油供給下降使得國際油價由1979年每桶13美元升至1980年底41美元。兩次石油危機皆使全球各國陷入停滯性通膨泥淖。

全球物價由全球總供給與總需求決定,能源、糧食或其他重要物資短缺必然造成總供給下降,導致物價上漲與交易量(或GDP)下降。各國央行升息可抑制消費與投資,造成總需求下降,但在供給短缺對物價形成強力支撐情況下,央行須加重升息力道迫使總需求大幅下降才能將物價壓回原來水準。相對於供給正常時,升息可有效壓抑物價,也不必損失太多交易量(或GDP)。然而,當供給短缺時,升息壓抑物價效果不彰,而升息強制需求下降加上原有的供給下降卻將導致交易量(或GDP)大規模下降,更容易引發經濟衰退。以第二次石油危機為例,美國1979年與1980年CPI年增率分別高達11.25%與13.55%。1979年上任的聯準會主席Paul Volcker為對抗嚴重通膨,將聯邦利率由1978年7.94%調升到1979年11.2%、1980年13.35%,1981年更升到16.39%才得以壓制通膨,但也付出經濟衰退的慘痛代價。

當前美國經濟結構與70年代相比已經有巨大轉變,在貿易部分可觀察到美國在70年代初期、第一次能源危機前進口金額約600億美元,1980年上升至2,938億美元,2021年則高達3.4兆美元。由此可見在70年代聯準會升息導致經濟衰退的代價主要由美國本國產業承受。隨美國進口金額大幅攀高,現在美國升息引起的消費與投資下降代價轉由許多外國廠商一起分擔。因此,美國升息可使進口金額下降,改善貿易逆差,減輕經濟衰退風險;另外,進口金額下降也可減少貨運數量,紓解塞港問題。這些對美國經濟的正向影響因素可能促使美國過度升息,而對美出口的國家也將付出出口金額大幅下修的代價。

美國升息帶動全球升息循環後,全球各國的消費與投資勢必下修,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體,面對下半年全球各國持續升息與消費下降趨勢,台灣下半年出口將承受嚴重衝擊,政府與相關產業應儘速研擬因應措施,降低這波因通膨與升息引發的全球經濟下行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作者是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

相關新聞

針對有民眾的保單被視為資產,遭到法院強制執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昨日在立院財委會主張,屬於人身安全的保障型保單,像是健康險或醫療險,...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