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歐盟的疫苗護照系統基礎設施6月1日將準備就緒,預定在7月正式啟動。歐盟執行委員會5月31日提議,應容許14天前完全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在歐盟國家之間旅遊時,不需接受病毒檢測和隔離。另外,在即將召開的G7會議上,英國首相強生呼籲應盡快對疫苗護照達成協議。
極端氣候在全球發生,台灣也正處於史上最嚴峻乾旱,今年梅雨延遲讓5月高溫炎熱。不只氣溫過熱,景氣也睽違十年亮起熱絡的紅燈,且連亮3個月。再加上疫情升溫等多重因素推升用電,5月28日的尖峰用電高達3840.1萬瓩,刷新歷史紀錄。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台灣疫苗嚴重不足,目前施打率僅有1%左右,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保證,今年(2021)8月底前會有1,000萬劑疫苗到貨,但許多地方政府認為緩不濟急,紛紛向中央表達要自行向國外採購疫苗,也有民間企業希望採購疫苗。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聯準會(Fed) 副主席克拉瑞達25日表示,討論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的時機日漸逼近,前財長美國前財長批Fed慢半拍,憂防範通澎失控,當經濟學家和決策者正激烈辯論,刺激寬鬆貨幣所引發通膨同時,許多企業表示,進口關稅也是可歸咎之一,華府財表示以半導體政策指出新方向。
編按:日前歐洲議會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案,中歐關係進入低谷,中國開始對歐洲友好與合作的說服工作,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曹辛於《金融時報》撰稿指出, 一連串動作凸顯了中國改善中歐關係的誠意,由於當前歐盟方面的現實狀況,打破中歐關係僵局的主動權實際上在中國手裡。
編按: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有人認為各國各自為政的疫苗接種工作將會戰勝全球疫情,這種想法是愚蠢的。抗疫是一場全球戰爭,富國應抓住機會打贏這場戰爭,他針對疫苗接種工作提出三點建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高中以下學校採「停課不停學」已兩周。一名家長表示,他家孩子的課表「周一到周五每節課(共35節)都是自主學習」,全無遠距教學,老師也沒提供自主學習材料,形同放牛吃草。教育部表示這樣沒違規,各校可採彈性的課程、教學與評量方式,以從寬認定為原則來處理。
台版影響力投資計畫,突破疫情登場。P2P貸款平台LnB信用市集與晨星活水影響力投資基金攜手,運用金融科技媒合影響力投資基金、理念相投的微型借款人,也就是一般民眾都有能力的小額投資概念,協助食農產業的貸款人發揮可持續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