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專訪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指出喬治艾娃認為復甦正在來臨,但復甦將是局部且不均衡的,若要取得成功,各方必須共同行動,進行疫苗合作和維持經濟支持政策。

拜登(Joe Biden)20日正式就任為美國第46位總統,象徵美國在歷經動盪的四年後,跨入穩健的新時代。拜登對內施政主軸將聚焦於「阻疫情」、「扶貧困」及「創綠能」等三箭頭,對外則將結合盟國力量抑制中國,要拿回美國在全球多邊體制中的領導地位。

美國準財政部長葉倫警告貿易夥伴,不要進行匯率操縱。她標榜了匯率應基於市場法則的重要性。相關談話是她被提名出掌財政部以來,表達拜登政府未來國際經濟政策最詳盡的一次。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延燒,英國《經濟學人》副總編輯斯丹迪奇今天表示,各國政府企業補助退場後,今年稍晚將會看到疫情真正的損害,這可能是一幅非常醜陋的畫面。全球商務旅行可能會下降40%左右,而且可能永遠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美國財政部長被提名人葉倫周二將對參議院金融委員會表示,美國政府祭出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紓困計畫時必須「大刀闊斧」,葉倫並積極穩匯,力挺美元。 參院金融委員會將於周二舉行葉倫提名確認聽證會。

世界衛生組織(WHO)十八日將召開執委會,國際專家組成的獨立小組預計在會中提出的報告指出,對於世衛判斷病毒大流行能力「嚴重受限」感到震驚,並認為中國去年一月應可實施更好的公衛措施。

法新社報導,即將上任的白宮幕僚長克蘭(Ron Klain)表示,拜登20日宣誓就職後將簽署「約12項」行政命令。拜登將在就職典禮當天,利用新職務的權力來調整住房、學生貸款、氣候變遷和移民等政策。

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分析與調查,在短短1年半之間,華為已對20家中國半導體相關企業戰略性投資,其中涉及半導體的設計輔助工具、材料、製造及檢查設備等廣泛領域。在因美國政府管制、使用美國技術受到限制的背景下,華為力爭自主構建半導體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