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兩岸過去成功經濟發展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改革、開放。具體的說,改革是手段,開放是目的。市場開放後才會有國內外的物流,接著有人流、金流與資訊流。更廣泛的看,國內事、物開始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與影響。若能力求汰蕪存菁,去腐生新,一定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

金融科技(FinTech)議題自2014年起逐漸受到國內產、官、學界的重視,進入2016年後,乘著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的產業趨勢及新科技運用,FinTech話題熱度有增無減。同時,也隨著阿里巴巴在台灣申請電商、支付相關專利上百件的新聞,台灣金融業者始警覺FinTech的專利項目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活動介紹:

歷經三波改革仍未改善民眾對國會的觀感,值此新國會上任,而第三次政黨輪替的新政府上台之前,社會各界對於國會改革之期待益深。

究竟國會制度改革的問題意識為何?又追求的目的何在?實有釐清之必要,否則難得之改革契機將可能侷限於顯性、短期的制度問題,而忽略隱性、長期的結構缺失,若導致國會法制的系統連鎖效應與預期效果相悖,反減損未來進一步改革的動能,故必須對於整體憲政體制進行全局性的觀照與思考,以免見樹而不見林...

韌性城市的概念是從1980年起逐漸應用的災害管理,災害的原因我 們稱它為脆弱度,1990年到2000年,覺得脆弱度不夠,開始談韌性,面對災害是否能因應,是否能迅速恢復,回復力有多少能量,許多條件必須建構,如社會的韌性,與社會資源的建構,是一個災難前到災難中,再到未來的韌性成長過程,也是因應氣候變遷,環境變動,外力干擾下,人類存續再生因應的最重要課題

試論邁向韌性都市的未來方向與策略

前瞻的都市規劃設計...

台灣工研院技術移轉中心於2001年11月建置「台灣技術交易資訊網」(TWTM),期以引領台灣技術及智財權交易機制,繼於2006年再建置「專利國際交易平台」,提供智財賣方和買方互動的平台。

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是國家未來重要的工作。2014年TPP的12個成員國經濟產值,占全球比重約36%,貿易額達全世界30%以上,占我國貿易額亦高達35%左右。加入TPP是開拓市場,脫離當前貿易連11黑經濟困境的重要方法。但加入TPP有許多高難度挑戰,如何解決問題,政府應該未雨綢繆。

儘管他的言論不斷衝撞美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底線,儘管所有主流媒體都對他不假詞色,他在共和黨群眾中的支持度始終領先第二順位候選人15%以上。在川普對壘民主黨的希拉蕊之情境下,他在全國民調的平均支持度仍高達42%,落後希拉蕊僅僅6個百分點。

美國共和黨經過5個月的總統提名初選鏖戰,口無遮掩的川普仍舊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尤其在加州聖博納迪諾市的血腥屠殺事件爆發後...

台灣出口成長率出現連續十個月負成長,更是連續六個月雙位數衰退。另外,南韓國會通過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南韓政府並爭取在近日內就要走完流程,力求於今年內生效。預計到明年一月,約有逾六成產品關稅啟動調降,此舉雖然短期影響有限,但中長期對我國產業的衝擊不可小覷,對未來在大陸的競爭更是雪上加霜。幸好我們也有秘密武器,但國人應趕快拿出來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