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拜登總統的「重建美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持續在國會卡關,其中包含推動綠能的預算,預計支出多達2兆元;專家認為,若法案遲遲無法通過將影響拜登提出的203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的目標,氣候政策的效益前景渾沌。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機車依法需距離行人3公尺,約一個車道寬才能轉彎,但實務上距離測量十分困難。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7年與2021年提交的二份電力報告,儘管能源局預估綠能發電量到2026年能滿發,但業界指出,2020年「光電七七事變」嚴重阻礙光電建置,疫情三級警戒也讓離岸風電開發進度落後。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今天舉辦記者會,呼籲行政院納入公民團體建議,盡快將溫管法修法草案送入立法院。
未來電力需求與半導體產業有關,台積電未來兩年大擴產,光一個廠就需要18萬瓩用電。
建築產業在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量逐年升高,也意味著另一波商機到來。從開創新能源及減少碳排放的角度思考,盤點自身的優勢,積極開發低碳科技。
農地工廠長期破壞台灣農業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