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二除役環評初審過關 挨轟公民參與不足

核能二廠除役計畫昨天第二度闖關環評初審,環團及環評委員質疑,台電擬將核二廠轉型,卻未諮詢居民意見,資訊也不夠公開透明。

台電表示,目前無具體打算,但若計畫成形會啟動社會溝通,最終通過委員審查,將闖環評大會。

核二廠一號機運轉執照去年12月到期,二號機執照也將於112年3月屆滿,台電依法須提出除役計畫及環評審查。若取得除役許可,將進入25年除役過程,核燃料先移至室外乾貯設施,興建室內乾貯設施及低放貯存庫後再移放核燃料,之後才能拆除廠房、除汙並復原土地。

環境律師張譽尹表示,台電曾聲稱核二除役後將朝電力事業用途規畫,但完全沒有跟居民討論;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說,現在很多電力相關開發案,但社會對台電「心中的電力藍圖」仍不清楚。

環境法律人協會副秘書長謝蓓宜說,台電至今都未說明室內及室外乾式貯存設施的建置時程,雖舉辦民眾說明會,都是單向溝通模式,民間難以明確了解除役進度及困難。

環評主席簡連貴指出,核二除役時間總計長達25年,台電應滾動檢討節能減碳規範,現在無汙染廢棄物有4萬多公噸,分類及再利用構想要妥善規畫,核二廠址利用也要加強利害關係人溝通。

台電表示,將每年檢討綠化及減碳計畫,無汙染廢棄物會做好分類再利用,土地規畫成形就會跟居民交換意見;室外乾貯設施將盡快推動,室內乾貯設施還在招標作業。

最後環評委員決議通過初審,將送環評大會討論,但台電應說明除役後基地及設施的輻射監測計畫、加強麝香貓及台北樹蛙等生態評估,並加強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及資訊公開揭露。

相關新聞

大陸委員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學者解讀,未來世界經濟可能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圈圈,美國圈、大陸圈、以及非美非中圈,...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深水區,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日舉行記者會,說明在美建「台灣聚落模式」,強調這與日、韓、歐盟投資美國方式不同,...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2日主辦的「世界地圖上的台灣未來」系列活動,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 、和碩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 演講;...
高教工會召開記者會指出,2005年大專校院教師評鑑明確列入大學法,迄今已走過20年,但評鑑已發展成失控的怪獸,要求大學法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