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英國《衛報》報導,全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港——澳洲紐卡索港(Port of Newcastle)宣布,即日起將100%使用再生能源供電。與此同時,澳洲全國電力市場的煤炭發電量,降至2021年最後一季的最低水準。

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今(18)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向全民報告110年度於海洋施政之豐碩成效。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表示,三月將提出我國二○五○淨零碳排路徑圖,目前規畫淨零目標電力配比不包括核能。工商界則憂心,若過度依賴會排碳的天然氣發電,將對台灣全球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

「碳定價」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藉價格誘因引導降低碳排放量,是京都議定書所建構的核心減碳工具。

考量空污總量管制區內污染源交易冷清,廠商間常有「惜售」問題,且地方政府雖握有「空污抵換來源」,卻缺乏可以依循的拍賣規則,導致污染減量效益不彰。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9日將排審攸關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的《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17日表示,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先檢討及處理台灣縣市升格與合併的問題,並且優先處理「行政區劃法」草案的立法,以及檢討已合併或升格後的行政區重劃問題。

台灣在揮別領先世界經濟成長的二○二一年之際,愕然發現迎來的虎年已是洶湧的淨零排放浪潮。

專家、學者認為,政府要有效抑制短線投資炒作風氣,必需要從提升家庭所得、增加「囤房族」囤房成本,以及住宅去商品化三大方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