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對人工智慧的質疑以及向之前不受歡迎的行業的輪動減緩了科技業的成長
在FED可能降息的前景,許多板塊:房地產公司、銀行、製造商等市場正在提振。反之,華爾街最受歡迎的股票——引領主要股指創下紀錄的「七大科技巨頭」——的前景則不那麼明朗。這些市場領導者—— 亞馬遜 、 Alphabet 、 蘋果 、 Meta Platforms 、 微軟 、 Nvidia 和 特斯拉 ——最近受到了有關人工智慧潛力的質疑、...
在中國政府 告知企業不要購買 輝達(Nvidia)為中國開發的一款AI晶片後,該公司正在叫停這種晶片的生產。圍繞這家市值4兆美元的晶片設計商的 美中科技戰 再起波折。
知情人士稱,輝達近日已告知部分合作夥伴停止H20產品相關生產工作。先前,川普(Trump)政府已批准該產品在中國銷售,條件是產品在華銷售額的15%要交給美國政府。在輝達暫停H20生產之前, 中國官員對這款晶片的潛在安全風險提出擔憂 。
這些知情人士說...
台灣23日針對重啟屏東馬鞍山核能發電廠( 核三 )進行 公投 ,約430萬人投票支持,遠多於反對的150萬人。但提案須獲全體選民四分之一、約500萬人支持才能通過,意味著這次公投未能過關。
中國大陸9月起,將採取強制繳納社會保險,引發反彈。因為社保扣除額佔月薪比例,最高達到6成,等於每個月領的薪水,有一半都要繳出去。對企業而言,也加重人事支出成本。 有港媒分析認為,北京這項政策,不僅是勞資「雙輸」局面,更可能拖緩 經濟復甦。
美國科技公司英特爾(Intel)於當地時間本(8)月 22 日宣布,已與川普政府完成「歷史性的協議」。美國對此將投資 89 億美元購買英特爾普通股,以取得 9.9% 的股份。「反映出政府對英特爾的信心,相信其能推進國家優先項目,在開展國內半導體產業的任務上扮演重要角色。」不過,外界質疑此舉重新定義了政府與戰略產業間的關係,在全球導體產業投下巨大的不確定性。
經濟學人21日發表專文指出,英特爾在半個世紀前是尖端科技的代名詞,也是 美國 技術與商業實力的象徵,如今不但跌出全球前15大晶片公司,幾乎也沒有供應任何人工智慧(AI)所需的先進晶片,淪為被補助與保護的目標。 美國若把希望全寄託在英特爾,恐反而削弱整體競爭力,因此應該放眼全球,並著手解決 台積電 等晶片製造商所面臨的挑戰。而台海局勢的穩定對台積電尤為重要,這點川普政府不應忽視。
大陸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峰會,為今年下半年的重要主場外交活動,據陸方22日正式宣布,將有印度 總理 莫迪、俄羅斯總統普亭、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 白俄羅斯 總統盧卡申科、印尼總統普拉伯沃等22國元首出席峰會。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天津舉行,是繼2018年的青島峰會後,第5次在大陸主場舉辦,也稱2025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簡稱上合天津峰會。
美國與歐盟今天公布貿易協議細節,預計汽車輸美關稅將會降低,但歐洲希望的葡萄酒部分維持15%。歐盟就此表示將推動美方進一步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