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7)日表示,有關電價部分,政院於上(6)月24日在院會通過之「紓困4.0精進作為」,其中6月的民生電價部分已進行緩調,不實施夏月電價,約有1000萬用戶受惠。

台灣疫情延燒至今各種亂現,民眾最關心的除了何時解封,還有疫苗施打的時程與各項措施。但政委唐鳳前天公布「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又引發各種亂象與爭議,資深媒體人楊照昨天表示,不是也該有更多的公民覺醒自問,「我們真的要一個如此善於製造假象操弄人民感受的政府嗎?這是我們心中一個正常、稱職的政府該做的嗎?」

經濟學人雜誌編製的指數顯示,台灣距離回歸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正常生活」還很遙遠,在全球50個國家或地區的「正常指數」(normalcy index)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馬來西亞。

指揮中心6日證實,7日當天自購的62萬劑AZ疫苗將在下午到貨,而日本捐贈的113萬劑AZ疫苗也將在8日抵台,這兩波疫苗共175萬劑何時能開打,相關進度受關注。若屆時長者打氣不佳,指揮中心將往下開放年齡層接種,加快施打速度。

五月失業率百分之四點一一,創下七年半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學系副教授辛炳隆分析,這算「微幅上升」,但隱藏兩類失業黑數,將是未來失業的高風險群,恐比五月失業率更值得關注。他認為,政府除了紓困,還須恢復與提升經濟動能,解封有其必要。

2021年台灣遭逢「百年大旱」,台中、苗栗、北彰化歷經史上最長的限水危機。台灣明明降雨量豐沛,為什麼老是在缺水?這篇報導除了用數據呈現台灣水資源的「先天不足」,也帶大家面對另一個重要議題——台灣人用水用太多,而且水價太便宜了。

全國工業總會今(5)日表示,溫室氣體減量是國家大事,徵收碳費攸關產業未來發展至鉅,工總籲請政府必須有通盤的考量與配套,並提出三大建議:一是不應有單一對象被碳費與總量重複管制,二是避免對產業競爭力和民生產生過大衝擊,三是加速產業進行結構轉型。

台中火力電廠繞過中市府取得中央特照後,民營的中佳公司規畫在台中港區設天然氣發電廠,昨舉行線上環評說明會,電廠所在地的里長反對,但也有在地人贊成。台中市經發局表示,不會核發許可函,市府「絕不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