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攸關台灣命脈的供應鏈安全議題,台灣雖然居於全球關鍵地位,但迄今台灣仍以配合者的角色,以協助他國打造韌性供應鏈為主。目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未直接觸及供應鏈議題;供應鏈議題是在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下推動,迄今仍未有具體進展,未來應是台灣優先關注的重點。

約25家美國國防工業承包商將在5月派員訪問台灣,討論聯合生產無人機與彈藥的相關事宜,促進美台國防工業合作。

主計總處統計,3月租金類的房租指數為103.25,再創歷史新高,且近9個月的租金指數年增率都超過2%,反映租金不只漲不停,且上漲加遽加劇,政府推動租金補貼,雖可降低租屋族的部分壓力,但也可能無形中增加租客的租金承擔能力,讓房東調漲租金。

《 氣候變遷 因應法》已在日前公布施行,確定將啟動碳費徵收機制。除此之外,該法也為「碳權」交易規劃藍圖,值得關注。

綠色和平基金會等團體認為「用電大戶條款」並未有效規範企業且無助減碳,提起行政訴訟,請法院令經濟部修訂條款。法院今天開庭,雙方就 司法 能否令行政機關修訂條款爭辯。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行政院組織法條文修正草案」,農委會升格「農業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改為「環境部」並增改下屬組織為本此組改的兩大重點,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等單位也同時進行調整。

工總理事長苗豐強10日建議政府,應該要善用台灣自身的特殊位置,成為亞太區域的「中」點,做為平衡、穩定區域安全的力量,並呼籲產業界應擔任「中道」的角色,他說,「比起戰爭的獨占與破壞,商業更帶來許多互惠與價值。」面臨多重不確定的風險與挑戰,苗豐強不諱言,都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解方也都非一蹴可幾,尤其是「五缺困境」、「淨零轉型、數位轉型、組織轉型」三大轉型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