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越南檢測到一種新冠病毒變種,似乎是印度和英國變種的混合,可以通過空氣迅速傳播。越南衛生部長阮清龍(Nguyen Thanh Long)周六(5月29日)稱,最新的突變「非常危險」。病毒一直在變異,大多數變異是無關緊要的,但有的變異會讓病毒更具傳染性。自2020年1月首次發現新冠病毒以來,已檢測到數千個突變。
越南的科技製造業是該國的經濟引擎,也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越南疫情不斷升溫,在苦於難以遏抑疫情之際,又發現新型新冠變種病毒,可能讓供應鏈受擾的問題雪上加霜。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周五(28日)建議1項6兆美元(新台幣166.6兆元)預算計畫,以挹注他野心勃勃2022年經濟改造的資金,同時也讓美國負債創下新高,但前提是他的計畫必須經國會通過。
台灣科技業第一代創業家、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投入創業之路已逾45年,曾開創投公司鼓勵青年朋友創業,近日將其經營心法整理出書,由母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創新創業密碼:施振榮Stan哥的王道心法》新書,分享其「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三大基本信念,暢談自己如何挑戰困難、突破瓶頸的心路歷程。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香港立法會通過涉及行政長官(特首)和立法會選舉的修訂草案,有官員聲稱這是「撥亂反正」;這項修訂案的目的是要落實北京中央「愛國者治港」的方針。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什麼時候結束現在沒有確切答案,但可以肯定會結束。同樣可以肯定,那將不會是個「零新冠」世界,而是病毒與人類共存。
新冠肺炎可能就像流感、肝炎、瘧疾之類傳染病一樣,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種形式與人類並存共處,像流感一樣呈季節性爆發。每年秋冬流感季,將來可能也是「新冠季」,而從大流行疫情轉變為社會常態,疫苗、藥物和防疫機制是關鍵。
新冠疫苗率先突破,研發速度空前,已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HO)...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菲律賓政府多次放鬆又收緊封鎖措施,但疫情一路起起伏伏,始終未能徹底壓平曲線,更令菲國原有的貧窮與饑荒問題雪上加霜。事到如今,菲國當局將終結疫情、重振經濟的希望繫於新冠疫苗之上,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卻依舊低迷,尤其排拒總統杜特蒂親自接種的中國國藥疫苗。
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得知台灣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疫苗取得成為課題,因此考慮供應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製的疫苗(即AZ疫苗)給台灣,做為緊急措施,快的話,6月可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