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綜合台港媒體報導,由於港府不發給簽證,台灣駐港人員無法赴任及續留,20日有7人離港返台,目前台灣駐港辦公室只剩7月底工作簽證才到期的經濟部駐港代表倪伯嘉。駐港人員20日返台,是因為港府近期發函要求在21日前離境。
編者按:COVID-19疫苗陸續到達台灣,接種順序成為民眾關心的焦點,政府如何制定接種順序、和歐美各國有何差異引起各界關注。近期有學者專家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和主要國家考量減少死病負擔,老人都列優先,但台灣將第二類對象「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官員」排在長者、長照機構人員之前,引發不少批評,到底疫苗如何排序才能符合公平,政府需要拿出數據取信於民。
美國政府宣布,將加碼250萬劑莫德納疫苗,20日下午4時30分左右運抵桃園國際機場,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到場接機,疫苗完成通關手續後送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孕婦會納入優先施打考量,但不會強制將朝第七類擴大,另也將朝第七類擴大和年齡層往下至65歲以上兩個方向擴大施打。
編者按:AZ疫苗12日開始擴大接種,但但近期卻傳出長者猝死事件,累計至19日已有49人打完疫苗後死亡,因傳出血栓事件,歐洲許多國家一度暫停施打,之後調整接種者年齡限制,但死因與施打疫苗是否相關尚待釐清;受到猝死陰影影響,許多長者陷入天人交戰,到底AZ疫苗是否應該施打,以下將有相關國內外數據整理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蘇米雅.史瓦米納坦18日說,最先在印度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株Delta,將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病毒株,因為實驗室測試表明,它具有更強的傳染性,還有對疫苗的抵抗力,如果只有單劑接種,被印度變種的感染率仍然很高,只有2劑接種才有足夠的保護力。
國防部公告最新軍購決標案,我駐美軍事代表團已與美國在台協會簽署兩項軍購案合約,完成「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及「飛彈乙批」,兩案的金額合計達新台幣487億餘元。據悉,兩項軍售合約是美方去年宣布的岸置魚叉飛彈與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現簽約生效,代表進入履約階段。
金管會昨(17) 日宣布7月起將有七大新制上路。其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主張「台股不能只靠一檔護國神山台積電」,他力推140檔冷門股造市制度與「台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都將在7月如期上線,能否為台股挹注新的資金動能,備受矚目。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拜登訪歐多次提及民主與人權,中國落實基本法,以違反香港國安法拘捕《蘋果日報》5名董事,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此舉香港恐再無一國兩制,香港記者協會批評此舉在業界散播恐懼,嚴重損害新聞自由。中聯辦的聲明中強調,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但任何權利自由都不是無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