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台商一般認為,只要小心應對,加上在彈性、速度及創業精神等優勢之下,台灣比起大部分的國家仍站在相對有利的地位。但面對未來的挑戰,關鍵是台灣產業要積極轉進新方向,及早超前部署。

台灣的定位是全世界的朋友,且在全球供應鏈中具備獨特的分工角色來創造價值,台商以其研發能力及製造的管理能力,在全球分工或區域分工下把分工做好,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例如在半導體晶片或PC領域,...

 最近川普關稅政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各國疑美疑川,更抗美抗川。加拿大和澳洲改選,總理皆因對川普強硬政策當選。新加坡亦然,執政黨前總理李顯龍表示,美國只顧私利,不是雙贏而是一輸一贏。

  全世界只有台灣完全抵制中國、百分之百擁抱美國,即使被川普予取予求。政府將精力集中在大罷免,無視企業因關稅瀕臨生死存亡危機,及全球政經秩序面臨崩潰現實。 台灣全面美國化,可從以下五層面來說明。

 一、科技美國化。台灣成也半導體,...

政院表態推動 須先有專法及公開透明機制 殷乃平:可由四大基金等組成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主權基金是政府運用大眾資源成立,用於長期投資的金融工具,若相關管理配套不周全,貿然成立管理幾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的國家資產,最後大筆鈔票恐落入私人口袋之中。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政府國安基金、退休四大基金也能合組主權基金,...

 新台幣匯率近期勁揚,引發市場對美國施壓升值的揣測。彭博和路透等外媒6日報導,台幣走升部分原因來自未經證實的猜測,即與美國貿易協議可能涉及匯率重新調整有關。 韓銀總裁李昌鏞6日證實此點,他說,美國對亞洲各國的壓力,正是此波包括韓圓在內的亞洲貨幣持續升值原因之一。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5日一度升至29.59,創2022年以來新高,6日走勢回穩,但這幾天強勁表現已觸發區域貨幣全面反彈。澳元、韓圓盤旋於5個月來高點,日圓也上漲至143.9,...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1兆元(新台幣4.2兆元),並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舉辦發布會,由人行行長潘功勝、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

上次降準是在2024年9月24日,潘功勝當時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調整匯率計算,如AC部位不評匯率或採匯率均價計算,惟彭金隆態度全保留。

金管會認為,各業者提出的暫行措施全都違反財報會計準則,金管會關切是否有清償能力、流動性等立即性危機,「財報難看只是帳面虧損,並沒有立即性危機」,暫不會因財報難看做甚麼調整。

壽險公會初步提兩大建議案,一、...

德國聯邦議會於5月6日舉行總理選舉,基督教民主黨(基民黨)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歷經兩輪投票,最終在第二輪當選總理,成為二戰以來首位未能在首輪表決中勝選的總理候選人,突顯新執政聯盟起步面臨挑戰。

川普在4月初以對等關稅為名,祭出高關稅脅迫各國與之協商、對美讓利的關稅戰,目前尚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川普雖然狂妄,但對隨後市場反撲力量之烈,也不能不心生畏懼,故時時改變其作為與說法。

川普之所以引燃關稅戰,其經常掛在嘴上的說法,包括各國都在「占美國便宜」、「賺了美國人的錢」,以及「偷走美國人的工作」等。的確,美國的進口關稅率普遍比各國為低,而且不少國家還不乏設置各種非關稅障礙、對出口產業進行補貼、低價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