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積電週一表示,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提高在美國的產能,此舉旨在安撫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並避免對晶片進口加徵關稅的威脅。在與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川普表示,這家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將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廠。他說,這項投資是在臺積電先前承諾在美國投資的650億美元之外。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地方財政自主權提升,但也需承擔更多責任。修法重點包括提高地方稅收比例、確保補助款不低於前一年,並調整統籌分配稅款的計算方式。然而,行政院提覆議,顯示中央與地方仍存財政與政治角力。學者認為,應落實「財權隨事權移轉」原則,確保地方政府承擔相應責任。改革雖已啟動,未來仍待觀察。
在美國總統 川普 的見證下,台積電董事長 魏哲家 3日在白宮宣布,台積電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不但規劃建造3座晶圓廠,還會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表示,美國第一廠僅有4奈米製程,而第二廠今年也才要開始生產,不是那麼快就可以開始進行,「我保證2奈米跟1.6奈米,明年不會到美國生產。」
美國總統川普2日在社群平台上貼文寫道,比特幣和乙太幣將成為「戰略儲備的核心」,還說儲備也將包括Solana、XRP和Cardano(ADA);「我將確保美國成為世界加密幣之都。我們正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後,上任後三天就簽署了針對數位貨幣的行政命令「加強美國在數位金融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 近日在邁阿密未來投資倡議(FII)優先峰會上發表講話時也宣布結束拜登政府時代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戰爭,並誓言打造美國成為加密貨幣之都。川普的數位貨幣政策將帶來全球的重大影響。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抵達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原本雙方要簽署礦產協議,但雙方卻在眾目睽睽下演變成罵戰,震驚全世界。澤倫斯基抵達白宮兩個半小時後匆匆離開,事前矚目的礦產協議沒簽成,原訂川普與澤倫斯基的午宴與峰會後聯合記者會也都取消。
川普此次當選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社會中仍有大量生活困苦的人民對未來充滿不安與無望,期盼變革,與2016年川普首次當選時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美國媒體去年第四季發表的調查,在受訪的1千多位美國人中23%沒有任何儲蓄,17%雖有儲蓄帳戶但存款不足500美元。千禧世代(28至43歲)者更加嚴峻:近一半受訪者表示自己沒有任何儲蓄,另有1/3儲蓄金額不到500美元。
川普 第二任期至今雖僅一個月,但其政策已有明顯走向,不僅徹底改造 美國 內政,更直接改變國際布局:不掩飾染指加拿大、加薩走廊、格陵蘭的意圖;美國副總統公開高調指責歐洲盟友,在聯合國與歐盟公開決裂;川普團隊要求烏克蘭割地賠款,逼迫其交出稀土開採權。此外川普多次表態欲推動與普亭、習近平的三巨頭峰會等。上述種種顯示:川普政府正試圖摒棄二戰後的多邊合作模式,轉向以強權博弈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重構。八十年前雅爾達密約中,大國聯手、分割勢力範圍的歷史不無可能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