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部立桃園醫院院內染疫人數已達10人,疫苗接踵再次受到重視,衛福部長陳時中去年底宣布,最快今年3月即可取得新冠疫苗,但這項計畫似乎即將跳票,陳時中20日坦言目前疫苗採購談判受阻,理由為廠商產線出狀況,相關談判最快還要等數周才會有更明確消息。但國內疫苗研發傳出好消息,陳時中表示,目前1家有條件通過,1家1月底應該會通過,2家都算順利。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專訪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指出喬治艾娃認為復甦正在來臨,但復甦將是局部且不均衡的,若要取得成功,各方必須共同行動,進行疫苗合作和維持經濟支持政策。

拜登(Joe Biden)20日正式就任為美國第46位總統,象徵美國在歷經動盪的四年後,跨入穩健的新時代。拜登對內施政主軸將聚焦於「阻疫情」、「扶貧困」及「創綠能」等三箭頭,對外則將結合盟國力量抑制中國,要拿回美國在全球多邊體制中的領導地位。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20日宣誓就職,隨即連簽17項行政措施,15項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和2項行政行動(executive actions),逆轉川普政策,包含停止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程序、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等,並要求民眾未來100天戴上口罩。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今天召開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人事聽證會,聚焦中國、伊朗與俄羅斯等議題。布林肯表示,北京無疑是美國最大挑戰,美中關係對抗成分增加,有競爭但也有合作面向。

美國準財政部長葉倫警告貿易夥伴,不要進行匯率操縱。她標榜了匯率應基於市場法則的重要性。相關談話是她被提名出掌財政部以來,表達拜登政府未來國際經濟政策最詳盡的一次。

金管會去年6月啟動法規盤點,將不合時宜或重複的法規停用、簡化或整合,首階段已於去年底完成檢討、共下架1254條不合時宜的法規,後續將繼續盤點8065則法規,目標2024年6月底前完成檢討,以利業者降低法遵成本、並提升金融監理效率。

此外,2017年10月起實施的國發會法規鬆綁專案,請各部會定期提供成果、彙整後按季公告。據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金管會累計鬆綁154則,在各部會中稱冠,...

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上週法說會表示,2021年的資本支出將大幅提升為250億至280億美元,使緊追在後、企圖市佔率超車台積電的南韓三星面臨更大思考難題,也顯示台積電擴大資本支出給三星的壓力。台積電在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啟動雙首長制時代,是他給台積電的最後一個禮物。